特朗普僅「三無」司令 怎會願意與伊朗開戰
美軍上周擊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馬尼(Qassem Soleimani)後,伊朗聲言報復,周三發射數十支導彈襲擊美軍於伊拉克的基地,各界憂慮美伊兩國全面開戰,甚至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華府低調回應,特朗普全沒怒火
- 戰爭勞民傷財,持久戰傷亡更大
- 盟友紛割席,美出兵缺道德高地
對於伊朗的還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第一時間的回應是「一切都很好,美軍全球最強。」(All is well!)沒有大罵伊朗、亦沒有髒話、更沒有怒火,這段Twitter帖文,真的是特朗普寫的嗎?
結果一如所料,特朗普只加強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幾乎絕口不提軍事行動。
華府異常平淡的回應,以及伊朗今次還擊的選擇,不難發現美伊兩國均不想全面開戰,而以最低武力來回應對方的襲擊,某程度是不得以而為之,否則難向己方支持者交待。
先說伊朗的立場,美伊軍事實力懸殊,伊朗貿然發動戰爭,根本是燈蛾撲火的行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現為首的政權,恐步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的後塵外,伊朗也可能落得伊拉克今日一樣的悲慘下場。
既然伊朗不太可能主動開戰,美伊戰爭會否成真,自然要看那邊三軍統帥特朗普的態度,但美國現時陷入「三無」困局,師出無名。
其一,無誘因。雖然特朗普從未參軍,但畢竟活了這麼多年,肯定對韓戰、越戰、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4場美國有份參加的戰役印象深刻,美國從中當然有很大得益,但同樣勞民傷財,兼且損失大量人命,絕非甚麼值得歷史留名的功績。
伊朗縱未成功製造核武,也非吳下阿蒙,美軍單靠導彈及航母,難令伊朗屈服,意味派出地面部隊的機會極大,隨時陷入另一場傷亡慘重的持久戰。這對年底將要競逐連任的特朗普而言,根本不是一件好事。
其二,無民意。伊朗還擊前,路透社的民調顯示,逾半(53%)美國人反對特朗普的伊朗政策,較去年12月大升9個百分點。約39%的受訪者更堅決反對特朗普的伊朗政策,較去年12月高出10個百分點。
與小布殊2003年主動出兵伊拉克相比,此刻也缺乏足以令大部分美國人認同必須出兵伊朗的理據。上述同一調查指出,約41%受訪者認為伊朗成為美國的迫切威脅,縱較去年5月高出17個百分點,但仍然未過半數。
其三,無盟友。北約近日明言上周空襲伊朗,只是美國單方面的行動,亦反映就算美國最終強行出兵,西方盟友將很大機會冷眼旁觀,意味美國連道德高地也站不到。這遑論特朗普宣稱將襲擊伊朗的文化遺產,一眾西方領袖勢必割席。
毫無疑問,只要伊朗未來的還擊「恰當」,不直接觸動美國人的神經,令美國人感到安全受威脅,特朗普也不太可能主動開戰,以免成為民主黨肆意攻擊的把柄,甚至等同提早宣告連任失敗。
撰文 : 凌絕頂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