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回顧香港多次成疫埠 足見國際合作重要
踏入新一年,武漢爆發不明肺炎,至今未公布檢測結果,香港亦出現類似病例;中國其他地方在去年底出現零星的鼠疫個案。回顧香港過去多次成為疫埠,多人喪命,當時未有足夠的醫學知識處理疫情,全靠國際合作及西方科學家,才能解開疲症謎底。
在香港昔日流行疫症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938年爆發的肺癆(肺結核),其次就是1894年的鼠疫。
- 肺結核(肺癆)
肺結核又稱肺癆,在50至70年代初的香港非常活躍。香港曾經在1938年及1980年爆發肺癆,1938年同時爆發天花。1937年爆發的肺癆最嚴重,造成超過5000人死亡,患病人數未明。
由於香港爆發肺癆時,生活水平仍低落,社區衛生較差,加上居住環境密集、營養不良和缺乏醫藥等,較易傳播肺癆。
英國醫學研究局(MedicalResearchCouncil)當時派專家到港,進行多項影響深遠的治療方案研究,剛成立的世界衞生組織(WHO)亦到港研究。
WTO 2015年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分1人口患有無法傳染的潛伏性結核病;2014年全球有960萬名開放性結核病患者,150萬病例死亡,當中有95%是來自發展中國家。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香港結核病和抗癆服務歷史,香港最早在1849年錄得癆病(phthisis)。1912年,因結核病不治的港人佔死亡總數12%,至1930年升至30%,在1939年成為全年頭號疾病殺手;去年仍有逾4000新症。
- 鼠疫
一般相信,鼠疫曾有4次大流行,最著名的是第三次發生於14世紀的黑死病,僅歐洲就有2500萬人死亡。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流行的鼠疫,香港是重要一疫。起初,還未知為何此病導致如此多人死亡,全靠巴黎細菌學家在死者屍體中,驗出引致鼠疫的病菌,才解開謎底。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鼠疫是可傳染人和動物的傳染病。人類感染鼠疫是嚴重疾病,主要分為3種︰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性鼠疫。腺鼠疫病死率為30%至60%;如沒有接受治療,肺鼠疫可致命。
香港在1894年爆發鼠疫,造成2500多死人亡,3分1人口離香港。根據香港醫學博物館資料,當時居住環境非常惡劣、人口擠迫,幾乎完全沒有公共衛生設備,也沒有適當的排水系統,遑論乾淨的食水來源,而導致鼠疫大流行。
廣州1894年2月大規模爆發鼠疫,調查後相信是由海上交通播入香港,輾轉傳播各地。在缺乏醫學研究和藥物下,當時鼠疫的死亡率高達90%。
記者:鄧燕君
欄名 : 天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