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協議】特朗普仍不減關稅 或遭美國商界法律挑戰
▲ 中美貿易戰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美國特朗普政府只稍為下調針對中國關稅,美國商界據報正考慮提出法律挑戰
中美貿易戰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美國特朗普政府只稍為下調針對中國關稅,覆蓋最廣、稅率最高的中美貿易戰關稅措施仍然原封不動,引起商界擔憂。美國法院近日就鋼鐵關稅裁定特朗普政府敗訴,為開創了先例,美國商界據報正考慮以類似法律程序,挑戰特朗普中美貿易戰關稅。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U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11月初步裁定,鋼鐵公司Transpacific Steel在訴華府一案中勝訴。法院認為,特朗普政府2018年8月向土耳其加徵25%鋼鐵關稅時,未有按照法律所需程序辦事。
案件未有最終裁決,華府可能上訴,惟一旦終審仍對華府不利,特朗普政府或須向支付了額外關稅的公司退款。
這宗案件燃起了美國商界的希望,若干類似訴訟正在進行。《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商界更在考慮將法律戰線,擴至挑戰特朗普的中美貿易戰關稅。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華府只將2019年9月一輪針對1,200億美元中國貨關稅稅率,由15%降至7.5%,此前覆蓋2,500億美元中國貨關稅則原封不動,稅率維持25%。
中美貿易戰後續協議在美國大選前達成機會微乎其微下,商界開始擔心關稅維持下去,可能會衝擊2020年經濟。
特朗普最初針對中國貨關稅稅率只有10%,關稅其後多輪上調,有法律專家認為,這可能成為商界挑戰中美貿易戰關稅決定的理由。
世貿組織(WTO)前法官、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國際貿易法專家希爾曼(Jennifer Hillman)稱,特朗普政府當初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為由,按美國貿易法機制向中國加徵關稅,但之後多次上調關稅期間,華府都未有提出新的事實發現作為行動依據,說明中方行動對美國利益損害有所擴大,故此可能受到法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