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總銷貨價值連跌9個月 業界:跌幅持續至明年
▲ 本港零售總銷貨價值連跌9個月,大部份行業均錄得跌幅。(車耀開攝)
本港零售總銷貨價值連跌9個月,大部份行業均錄得跌幅。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受10月份旅客和本地消費者的消費減少,及去年同期高基數影響,跌幅較8、9月份大是預期之內。倘若社會運動持續,她估計未來跌幅將進一步擴大。
業界現時劃分三大重災區,分別為(一)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二)衣服、鞋類及有關製品、百貨公司、藥物及化粧品;(三)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品、眼鏡店、酒類飲品及煙草、汽車及汽車零件、中藥。同時,普遍認為11月份的零售升跌與本月相同,惟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及衣服、鞋類及有關製品將錄得更大跌幅,分別下跌40%至60%和20%至40%。
對於12月份的市況,她指過去一星期社會回復平靜,業界相信跌幅將會收窄,惟12月1日再次動盪,故需留待觀察。不過她強調「大部份遊客已於10月尾安排行程,相信遊客消費不會有大起色」,再受去年12月份的高基數影響,相信跌幅只會與10月份相若或更大。
旅客量回升慢 料2020年上半年續大跌
今年首10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因受中美貿易戰、人民幣及本港社會運動影響,錄得9%跌幅。謝邱安儀預計,全年錄得低雙位數下跌。雖然社會回復安寧,本地零售「番翻嚟」,但旅客量需半年回復過去水平,故預計「明年上半年跌幅不會好微」。
記者:馬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