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為何同損美國利益 中方講法確有原因
▲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批評美國立法不僅損害中方利益,還會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美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周三(27日)獲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現已通過所有關卡正式成為美國法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規定,華府需每年重審香港特區自治狀況是否達標,適當時予以制裁。中方堅決反對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指法案不僅損害中方利益,也會損害美國自身在港重要利益。究竟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為甚麼會同樣威脅美方利益?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規定甚麼?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觸及香港在美國《美國-香港政策法》下的特別地位問題:
- 要求美國政府每年提交報告,評估香港自治和一國兩制實踐情況,是否與《美國-香港政策法》兼容
- 要求美國總統制裁「侵犯香港人權」責任人或方面,包括凍結他們在美資產、禁止他們入境美國等
- 要求華府評估,香港有否切實執行美國出口管制法和制裁規定
- 要求華府制定策略,保障在港美國公民及企業不會引渡至中國內地
- 要求華府保證,不會向參與香港示威被補而留有案底人士,拒絕發出美國簽證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特朗普:出於尊重習近平和香港人民而簽署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外媒揭香港區選結果 促成特朗普簽署法案
美國-香港政策法是甚麼?
美國1992年《美國-香港政策法》規定,香港回歸後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之下,可獲得美國政治、經濟、貿易上特別對待,與中國內地有所區別,這包括了:
- 香港是為獨立關稅區
- 香港可在美方出口管制下,買到涉及敏感技術物品
- 美國承認香港特區護照
- 香港居民申請美國簽證,會獲獨立看待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特朗普已簽署 香港會失去特殊貿易地位嗎?
美國能否從特別對待香港獲益?
能。美國國務院「2019年香港政策法報告」指出,美國持續在香港擁有深厚經濟和文化利益,美國與香港特區政府合作仍然廣泛而有效,為美國經濟和國土安全提供顯著利益(significant benefits)。
香港作為中國境內與國際接軌的金融中心,且與內地股票市場有互聯互通機制,美國將香港與中國內地區別對待,可進一步令香港營商環境更為便捷,有利包括美企在內的世界各地企業在香港投資,並以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內地龐大市場的跳板。
能否更具體一點?
特朗普政府經常投訴外國「拿美國好處」,對美國擁有龐大貿易順差,香港則是世上少數對美國有貿易逆差(貿易赤字)的地區,而且還是數字最大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顯示,美國與香港2018年貨物與服務貿易額達到669億美元,當中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香港對美國貿易逆差)為334億美元,是為美國全球貿易中最大單一國家或地區順差。
現時有多少美企在香港經營?
美國國務院指出,2018年,在香港經營美國企業有超過1,300家,幾乎包括所有美國大型金融機構;旅居香港的美國公民多達8.5萬人。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如何威脅美國利益?
由於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有可能衝擊香港營商環境,因此自會威脅美國利益。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實施後,美國政府需要每年重審,香港是否繼續符合香港政策法實施的條件,這增添了華府調整或撤銷香港特別待遇的手段的機會。
縱使華府今後仍然可以每年決定繼續給予香港特別待遇,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難免會令香港議題,成為中美長期角力的恆常一環,為在港企業和投資者增添不明朗,這一點已經是在損害美國利益。
【外媒看香港】彭博:假新聞令暴力與憤怒不斷升級 裂痕無法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