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倡中美「局部脫鈎」 美智庫提4點對華戰略
▲ 中美貿易戰爭取達成首階段協議,特朗普某程度上是承認久攻不下,美智庫認為華府政策尚欠連貫,提4點戰略主張中美「局部脫鈎」
中美貿易戰爭取達成首階段協議,美國特朗普政府某程度上等同承認對中國久攻不下,唯有暫時妥協。但中美貿易戰雖緩和,美國在科技、金融、地緣、人權等方面對中國施壓都未有放鬆。美國有智庫認為,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尚欠連貫,遂提出4點戰略建議,主張中美「局部脫鈎」。
美國西雅圖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簡稱NBR)本周發表報告,題為《局部脫鈎:美中經濟競爭新戰略》(A New U.S. Strategy for Econom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向華府提出4大建議:
- 就現時關稅戰達成停火
NBR報告稱,美國應避免與達成表面功夫的中美貿易戰協議,在沒有換取中方就核心問題讓步下減輕北京壓力,美方應該至少尋求臨時協議,在保留對特定中國貨物限制下,降低美國消費者和廠商的擔負。
- 加強防禦措施,以減少美方面對監控、破壞、干擾活動的弱點,並減慢關鍵科技流向中國的速度
報告表示,這需要美國限制部分科技流向中國,同時管制部分中國貨品、資金、人員流向美國。
- 投資創新、科技和教育
NBR認為,公共和私人領域必須雙管齊下,投資這些範疇,而提振公共投資,需有政府首先應對長期以來的預算不平衡問題。
【中美AI角力】中國人臉識別、金融科技領先 Google前CEO促華府加大投資
- 加強與親密盟友貿易與投資關係、合作、資訊分享
報告建議,白宮繼續尋求改革現有國際多邊機制,美國應與重要盟友加強區域(而非全球)開放貿易系統,這系統應建基於高標準的多邊貿易協議,以及保障數據安全及促進經濟發展的統一取態。
NBR指出,中國長期以來以補貼、貿易壁壘等手段,對美展開「掠奪式」(predatory)經濟關係,而美國一直對華貨品及投資保持相對開放,但這種環境在過去2年迅速改變,特朗普政府以關稅及其他行政手段,嘗試迫使中國擴大開放,同時限制中國投資美國、控制科技流向,以及降低美國對中國產品依賴。
NBR稱,縱關稅手段備受爭議,美國兩黨對中國構成國安和經濟風險的憂慮正在加劇,遂立法收緊投資和出口監管,而即使對華強硬態度有廣泛支持,美國仍然欠缺清晰和全面的策略。
責任編輯:方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