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新股爆炒窗口愈來愈短 慎防新股熱潮再成絶響
新股爆炒熱潮持續,繼魯大師 (03601) 、鑫苑 (01895) 及德視佳 (01846) 後,今日掛牌的華營建築 (01582) 延續倍升新股熱潮。但熱炒新股的爆升時間愈來愈短,由魯大師掛牌後翌日早上才見頂,縮短至華營今早開市後兩分鐘即見頂,其後由高位急回六成,低見1.11元,收報1.15元,只較招股價1元升15%。
新股飆升窗口愈收愈窄,固然由於參與炒賣的投資者都明白自已在參與的是「博傻遊戯」(greater fool game),明知新股價格升跌只是炒供求使然,卻仍期望有人會以更高價接貨。
市場本性如此,原亦無可厚非,但若是市場人士刻意泡製新股炒風,令相關人等獲利之餘,卻賠上IPO市場難得漸見的復甦苗頭,則值得市場各界以至監管機構關注。
【新股IPO】魯大師街貨首日狂炒4.8轉 瘋炒新股上車先綁安全帶
新股貨源歸邊 集中承銷團客戶手
首先,在證券市場炒供求的不變定律下,貨源歸邊是炒新股或莊家股的先決條件之一。熱爆新股有無貨源歸邊的情況,以至國際配售的分派準則是否適當,理應是監管機構審視的焦點之一。
以上周四掛牌為倍升新股掀開序幕的魯大師為例,通告表示國際配售獲115名承配人認購,但其中87人只獲派兩手股份(2000股)或以下,合共只涉最多17.4萬股。換言之,其餘3,800多萬股集中分派予其餘28名承配人,每人平均獲分近14萬股。
承銷團按什麼準則決定分派比例,獲高比例分貨的承配人是否均為獨立於承銷團及上市發行人的獨立第3者,以至認購新股的資金來源,都值得證監會深入審視。
按魯大師及鑫苑掛牌首日的中央結算券商持倉紀錄看,承銷團成員行的持倉最少佔全球發售股數的6成及近5成,反映貨源主要分佈到承銷團客戶手中。
4隻倍升新股 全部非高位定價
其次,新股定價「預留空間」,營造上市後有潛在升幅,亦是為熱炒新股造勢的慣技。魯大師、鑫苑、德視佳及華營建築4隻倍升新股,全部並非以上限定價。其中魯大師公開發售的認購倍數高達270多倍,經回撥後公開發售已佔全球發售股份50%。
在市場反應熱烈下,魯大師承銷團為何仍決定將招股價定於低上限價一成的水平,是否最符合客戶(上市發行人)利益,都值得監管機構了解。
新股定價及配售部份分派股份的對象,原則上都是上市公司及承銷團的商業決定。但當這些決定看來與集資額最大化,或以長綫持貨的機構投資者為主等市場邏輯相悖時,監管機構亦有理由作更深入了解,確保證券市場有序、公平運作。
須知新股市場的正面投資氣氛來之不易,近日是在新股巨無霸百威亞太 (01876) 上市後股價穩定向好,大量散戶獲利後,IPO市場投資氣氛才漸見改善。
瘋炒過後 慎防透支投資意欲
IPO市場投資熱潮來得快也去得快,一如兩年前新經濟股閱文(00772)上市後倍升掀起新股熱潮,其後陸逐招股的易鑫(02858)、雷蛇(01337)及平安好醫生(01833)亦獲散戶熱烈認購。惟相關股份其後紛由高位急回,以至去年上市的兩大同股不同權新經濟股小米(01810)及美團(03690),招股反應均相對冷淡。
時至今日,上述6隻新經濟半新股中,只有美團及平安好醫生近日股價重上招股價以上,其餘股份仍較招股價累跌近五成或以上。
撰文:但以理
欄名 : 微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