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談判】再有華府官員為期望降溫 羅斯:中國只買農產品不夠
▲ 中美貿易戰談判變得相對樂觀,但繼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後,商務部長羅斯亦為談判期望降溫
中美貿易戰副部級談判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為下月第13輪中美貿易戰正式談判鋪路。中美看來採取先易後難策略,集中討論爭議較小的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問題,外界觀望中美會否達成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的臨時協議。但再有華府官員為中美貿易戰近日談判期望降溫,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表明,中美需要改變貿易不平衡,中國單買農產品並不足夠。
【中美貿易戰】美媒:特朗普準備豁免數以百計華貨關稅 但非旨在釋出善意
中國近日釋出善意,恢復大手採購美國農產品,羅斯周四接受霍士新聞台訪問時表示,美方現時並未摸清中方希望在新一輪中美貿易戰談判中,獲得甚麼回報,但相信很快就會知道。
【中美貿易戰談判】先易後難策略曝光 副部級談判集中討論採購農產品
羅斯預期,中方會爭取美方撤銷部分關稅,但他強調,中方願意付出甚麼才是關鍵:
他們準備給予我們甚麼?記住,我們需要糾正的是(中美貿易)巨大不平衡,不只是貿易赤字,還有結構不平衡。
(What are they prepared to give us? Remember, what we need is to correct the big imbalances, not just the current trade deficit, but also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s.)
羅斯重申,中國需要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尊重知識產權,並終止強制技術轉讓:
因此問題比單單購買更多大豆更為複雜。
(So it's more complicated than just buying a few more soybeans.)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表示,美方考慮與華達成中美貿易戰臨時協議。外界推斷,臨時協議未必會包括知識產權、技術轉讓等較棘手議題。
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對臨時協議似乎有保留。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本周初與萊特希澤會面後稱,萊特希澤認為中美貿易戰談判需要有一份「真正協議」,涵蓋美方核心訴求。
【香港人權法】美眾院議長佩洛西︰兩黨撐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記者:連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