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東區醫療中心 全方位3合1診斷及治療建成抗癌新樞紐

特輯 - 經濟新動力 16:00 2019/09/04

分享:

分享:

創新的思維與科技,除了可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益,創造商機,在醫療的領域上,更可為病人帶來曙光,讓昔日的絕症成為可根治的病症。新開幕的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內,設有養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和體格健康檢查部,通過與養和癌症中心互相協作,助潛在患者及早發現癌症,同時透過嶄新的儀器技術及舒適的治療旅程,為癌症病人帶來更舒適有效的癌症治療體驗。

作為養和醫療集團的新成員,養和東區醫療中心涵蓋養和癌症中心、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港島東),以及體格健康檢查部(港島東),全方位提供癌症診斷及綜合治療、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門診)、體格健康檢查、診斷造影服務,以及化驗服務,環環相扣,勢將成為東區醫療新地標。

公私營合作 紓緩東區醫療負擔

提到選址港島東,養和東區醫療中心營運總監劉楚釗醫生直言,這是建基於區內人口老化,對醫療需求急速上升所致。「根據政府規劃署推算,區內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比例料會由2014年的17.6%,增至2024年的28.2%,成為全港長者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惟目前該區只有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難以消化區內醫療所需。」

隨着養和東區醫療中心於4月底開始營運,率先投入服務的是引入多項嶄新設備的養和癌症中心,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亦由6月底起,全面為市民提供多元服務。劉楚釗醫生指出,在營運初期,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的開放時間會暫時維持在早上9時至晚上7時,未來將延長至24小時服務,方便公眾隨時前往,配合剛推出的體格健康檢查服務,相信可紓緩東區醫院的醫療負荷,並發揮加強公眾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及癌症篩查的功能,為區內居民的健康把關。

「該中心同時提供疫苗注射服務,加強區內居民預防疾病的概念。」劉楚釗醫生補充,其中經由公立醫院轉介前往中心接受磁力共振和電腦掃描的病人,更可獲7折優惠,務求協助減低公立醫院病人輪候的時間,加強公私營合作及分流的作用。

基層醫療發揮癌症篩查作用

基層醫療是公眾於治療過程的首個接觸點,也是全人治療的重要一環,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暨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引述,養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服務的概念由來已久,早於1930年,養和已在跑馬地開展門診服務,其後並陸續在中環、太古、西寶城、北角丹拿山開設家庭醫學中心。「踏入2019年,養和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在筲箕灣建立,更標誌着門診服務在社區進一步擴展,令養和的地區門診連成一個地區醫療網絡,加上養和醫療集團的病人紀錄互通,有助醫生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歷資料,有效提供適切的治療。」

基層醫療與臨床腫瘤科的關係密切,基層醫療可偵測出病人早期的癌症病徵,同時協助他們在接受治療後維持生活質素,兩者合力提供跨專科服務。陳煥堂醫生期望,配合體格健康檢查部的服務,特別是首設有關癌症的驗身計劃,檢查內容包括可驗出腸癌的大便隱血測試、檢驗鼻咽癌的EBV DNA、針對肺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測子宮頸癌的柏氏抹片檢查、婦科盆腔超聲波掃描,以及乳房X光造影等,積極推動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在癌症篩查上的重要角色,助病人及早找出潛在的疾病或癌症,防患於未然,長遠不僅能提高市民整體的健康水平,更可紓緩公共醫療系統及專業服務的重擔。

「與此同時,若醫生一旦發現病人出現與癌症相關的徵狀,該中心亦能即時為他們進行抽血、影像掃描等進一步檢查,加快診斷療程。」陳煥堂醫生又稱,為貫徹讓病人安心就診的目標,中心內特設空間寬敞的候診區,加上在正門入口備有專用升降機直達,以減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嶄新儀器跨越傳統限制

除了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作把關,在癌症治療方面,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內設的養和癌症中心亦引入多項嶄新儀器,助病人全方位抵抗癌症。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暨養和醫院經理(行政)李維文表示,養和癌症中心的運作模式結合了外國的成功經驗,旨在為病人提供全方位及一站式的癌症診斷及治療服務。

「放射治療是治療癌症常見的方法之一,但由於腫瘤是『活』的組織,會不斷移動,因此傳統的放射治療需要稍為調闊範圍,方能確保消滅所有癌細胞。此外,腫瘤體積在治療期間會縮小,傳統的放射治療方式未能即時因應腫瘤的大小而調整放射治療的範圍,因此會傷及附近的正常組織。」李維文指出,現時養和癌症中心引入的儀器設備,正可填補傳統放射治療的不足。

跨專科醫護團隊配舒適環境

有了嶄新的儀器作為抗病的彈藥,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希望更進一步,透過提供寬敞舒適的環境、跨專科的醫生及個案護士團隊,為病人帶來輕鬆舒適的治療旅程。作為過來人的癌症康復者,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暨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坦言,身邊人的支持對病人的治療尤為重要︰「在治療過程中,病人難免會感到不安,而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寬敞舒適的環境,正可為病人提供安心養病的空間,並讓家人在理想的環境下陪伴病人進行治療,讓病人保持正面的態度。我們相信,家人與朋友猶如並肩作戰的戰友,他們的支持相當重要。」

在整個治療旅程上,病人有跨專科醫療團隊陪伴抗病,包括臨床腫瘤科、疼痛醫學、核子醫學等,作為病人面對抗病之戰的「司令官」。而且,中心亦有曾接受腫瘤科護理培訓,同時具備心理健康護理知識的個案護士,全程跟進每位病人的治療過程,解答病人的疑問,讓病人可紓緩心理壓力,並增強對治療的信心。

「我們養和醫療集團的癌症治療跨專科團隊,會與病人同行,共同對抗這場戰事。」李維達醫生期望,中心的成立能減低大眾對癌症的不安、歧視與恐懼,鼓勵病人積極求醫,勇敢面對這場抗癌之戰。

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及養和癌症中心開幕典禮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中)主禮,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暨養和醫院經理(行政)李維文(左4),以及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暨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右4)一同主持啟動儀式。

體格健康檢查部(港島東),除為市民提供各類檢查及評估服務,更設套式健康檢查計劃及癌症篩查服務。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港島東),不但令養和的地區門診連成一個地區醫療網絡,而且有助偵測出病人早期的癌症病徵。

Unity MR Linac放射治療機 集中範圍 減少副作用

養和癌症中心配備多項尖端儀器,最為矚目的莫過於全亞洲首部臨床應用的Unity MR Linac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它結合磁力共振(MR)及直加速器(Linac)於一身,可清晰實時顯示腫瘤及軟組織位置,醫生在治療期間可更集中放射治療範圍,減少副作用。李維文樂見,Unity MR Linac提升治療精準度,長遠可減少放射治療次數,縮短整個療程;而另外兩部全港獨有的MR Simulator磁力共振模擬器,可同時勾劃出腫瘤位置及規劃治療範圍,並將造影變形的情況減至最低。

「同樣用於放射治療的Versa HD直加速器,可精確、快速地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並可因應病人的呼吸活動調整放射。」李維文表示,至於新一代的螺旋放射治療系統Radixact X9,則可透過影像導引強度調控放射治療,以快速照射大範圍的腫瘤組織,系統更可監察及量化腫瘤的變化,提供適應性放射治療,尤其適合治療腫瘤體積較大,或全身有多處腫瘤病灶的病人。

李維文續指,癌症中心內亦有先進的醫療造影設備及技術,包括最新型號的X光及超聲波檢查機、全港獨有的最新1.5 Tesla磁力共振掃描器,以及全中國首台SiPM技術正電子/電腦雙融掃描器等,為病人提供覆蓋全面的診斷造影服務。

Unity MR Linac令放射治療範圍更集中,有助減少副作用。

養和東區醫療中心開幕 質子治療中心緊隨其後

為慶祝位於筲箕灣阿公岩的港島東醫療新地標——養和東區醫療中心正式投入服務,養和醫療集團於7月11日舉行「養和東區醫療中心及養和癌症中心開幕典禮」,並邀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東區區議會主席黃建彬及東區民政事務專員陳尚文擔任主禮嘉賓。

同日早上,養和醫療集團亦舉行了質子治療系統安裝啟動儀式,意味着癌症治療邁向另一個新里程。比鄰的養和質子治療中心(曹延棨院)亦同步舉行了平頂儀式,曹延棨院內設置全港首個質子治療系統、手術室及病床,適值2022年是養和成立100周年,曹延棨院亦將於這一年正式投入服務。

內置全港首個質子治療系統、手術室及病床的養和質子治療中心(曹延棨院)亦舉行了平頂儀式。

養和醫療集團及日立有限公司眾嘉賓主持安裝質子治療系統的啟動儀式。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何詠儀 本報記者
姚蔚真 本報記者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