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怎樣抵銷關稅 美國剔中國出匯率操縱國名單
▲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前,美國將中國剔出「匯率操縱國」名單,人民幣走勢升至半年高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簽署前,美國財政部宣佈將中國,剔出「匯率操縱國」名單,人民幣走勢升至半年高。中國原本就不符合美國自己定立的匯率操縱國條件,美國今次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名單除名,官方解釋是中美貿易戰協議包含可切實執行機制,確保人民幣不會競爭性貶值。
美國去年8月強行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為中美貿易戰火上加油,導火線則是人民幣兌美元「破七」,一度跌至2008年來低位。人民幣當時貶值,既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大徵關稅、令人民幣走弱的因素,但中方棄守人民幣7算重要心理關口,更有抵銷特朗普關稅意味。
究竟人民幣貶值如何抵銷美國關稅、瓦解特朗普攻勢?
假設,人民幣兌美元現時匯價為7算,7人民幣兌1美元,一件成本為7人民幣的貨品,出口到美國就至少需賣1美元方能回本。
當特朗普加徵10%關稅,這件貨要維持回本,就要賣貴10%,即賣1.1美元。
定價上升,競爭力就會下降,美國人可能會改買其他國家的同類貨品,不利中國出口和經濟。
不過,假如人民幣貶值10%,變成7.7人民幣兌1美元,成本為7人民幣的貨品,在美國只需賣91美仙就能回本。
就算加上10%關稅,回本價錢也只是回到1美元,中國廠商則毋須擔心失去市場。因此,人民幣貶值能夠抵銷相同幅度的特朗普關稅。
當然,人民幣貶值是把雙刃劍,人民幣一旦貶值過度或過急,中國市場會面臨走資壓力,與關稅同樣威脅經濟。
何況特朗普對華不少貨品關稅稅率高達25%,意味人民幣需要貶值25%才可完成抵銷,這實際上一點都不可行。
欄名 : 世界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