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約翰遜上台增硬脫歐風險 專家:最壞情況英鎊兌美元或跌至1算

股市 14:30 2019/07/25

分享:

分享:

英國執政保守黨新任黨魁約翰遜(Boris Johnson) 正式成為新一任英國首相,他再次強調將於10月底如期脫歐,且不排除無協議脫歐(硬脫歐)。分析料,若硬脫歐成真,最情況英鎊兌美元可能跌至1算。

歐央行料寬鬆  英磅周三反彈

歐元區數據疲弱,市場預期歐央行或在周四的會議上公布刺激政策,英鎊周三反彈,兌歐元升至1個月高位,並創5月以來最大升幅;鎊滙兌美元亦曾升越1.25。市場預料歐美央行將重新啟動寬鬆政策,利美元及歐元走低,鎊滙可能相對走強。不過,鎊滙仍前景不容樂觀。

約翰遜承諾10月31日正式脫歐

約翰遜向民眾的承諾 ,在10月31日正式脫歐,不會有「如果和但是」,並會向歐盟爭取更好的脫歐協議。 對於脫歐談判的最大阻力-----愛爾蘭貿易邊界問題,約翰遜坦言已作好最壞準備,有可能因有關問題未能達成共識而迎來硬脫歐 。

英鎊最壞情況跌至歷史低位

分析預料,隨着10月最後期限到來,將推動英鎊兌美元走向1.2(兌港元即約9.4算),甚至更低水平。 大摩分析員更估計,若英國無協議下離開歐盟,鎊滙可能會跌至1至1.1水平(兌港元即約7.8算)。

英鎊兌美元在1985年曾跌至1.05的歷史低位,當時美元在列根政府時期大幅上漲。同年,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以遏制美元升值。

通脹料急升 帶動旅遊業

分析指出,若英鎊兌美元跌至1算,英國通脹可能會翻倍,達到4%至5%。部分專家認為,弱英鎊將有助於經濟重回正軌,因為英鎊下跌會增加英國的旅遊業,並有助於降低出口成本。隨著進口價格的上漲,英國企業也可以在國內銷售更多產品。不過,旅遊業佔GDP的比例不到10%,而出口則佔GDP約30%。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