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空缺】歐洲想搵自己人補上 新總裁是如何煉成?
環球經濟金融
10:15
2019/07/1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料在11月出掌歐洲央行,令IMF總裁突然出現空缺。IMF自1945年成立至今,總裁一職均由歐洲人出任,任期為5年。
【歐央新行長】拉加德政客出身 入主恐衝擊央行獨立性(第二版)
- 誰可成為IMF總裁?
根據IMF,總裁須來自IMF成員國,在「高層」經濟決策具良好紀錄。按多年的傳統,IMF總裁都是歐洲人。
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認為,IMF總裁須符合以下條件:
其一、歐盟公民;其二、決策速度快;其三、可代表歐盟,又獨特的人
西班牙經濟部長卡爾維尼奧(Nadia Calvino)亦指,IMF總裁的首要條件是歐洲人。
- 目前有什麼人選?
1 | 英倫銀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 | 加拿大人,但同時擁有愛爾蘭和英國國籍 |
2 | 世界銀行行政總裁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 | 保加利亞政客、曾為歐盟委員會副主席 |
3 | 荷蘭前財長戴塞爾布盧姆(Jeroen Dijsselbloem) | 曾任歐元集團主席 |
4 |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 | 意大利籍 |
5 | 歐洲央行執委科爾(Benoit Coeure) | 任期於今年12月完結;同是歐央首席經濟師 |
6 | 德國國會發言人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 | 曾任德國財長 |
7 | 希臘前財長察卡洛托斯(Euclid Tsakalotos) | 在位時推動歐盟提出的第三次經濟援助方案 |
卡尼被視為大熱人選,但他未必想成立IMF總裁。卡尼卸任英倫銀行行長後,打算回加拿大陪伴孩子。
【IMF空缺】卡尼明年初離任英倫銀行 擁多重國籍成接班大熱(第二版)
- IMF總裁遴選程序:
IMF執委會選出總裁。
執委會由24個永久成員組成,該成員由特定成員國家選出;但自2011年起,IMF官員(即財長或央行主席)都可提交人選。
IMF執委會成立後,會逐一約見提名人。執委會須考慮他們的優點和缺點,篩選至3人。其後,執委會舉行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將當選新總裁。
欄名 : 天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