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一周】特朗普對中國似放軟 怒火燒向法國 精選解讀文章
中美關係過去一周總體趨向緩和。中美貿易戰談判未有進展,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只是輕輕抱怨中國,似乎仍然寄望「習特會」後中美貿易戰停火會有成果。中美貿易戰暫息,惟那邊廂美法貿易戰山雨欲來。法國總統馬克龍想當歐洲盟主,帶頭向美國科企徵稅,惹來華府對法國啟動301調查報復。歐洲多國心裏雖撐法國,身體卻未知會否很誠實。
中方為何不買特朗普的帳?特朗普自上月底G20「習特會」後,同意暫不加徵新關稅並放寬華為禁令,然而中國本月採購美國農產品數量卻不增反減。
中美貿易戰談判中方團隊更有人事變動,加入一員悍將:商務部長鍾山。美國傳媒指,特朗普政府對談判前景感到擔憂。
中美軍事鬥爭暗戰不休。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人選米利(Mark Milley)稱,解放軍向美軍偷師多年,學到不少東西。他其實講得一點都沒錯。
日本與南韓因歷史問題瀕臨貿易戰,似乎變相幫了中國。有日本傳媒亦分析,特朗普很難靠封殺華為打贏中美科技戰。
【中美貿易戰】日本曲線幫中國?打壓南韓晶片 或使美國更怕稀土禁令
說到大國宏觀戰略,美國學者則向特朗普獻計如何應對中國崛起,但恐是對牛彈琴。這邊俄羅斯動工建造一帶一路俄羅斯段,打通中國、中亞與歐洲。
【中美貿易戰】對牛彈琴 美學者薦特朗普2計 美國優先卻成死症
特朗普對中國放軟,對特殊關係盟友英國卻毫不給臉。英國駐美大使風波,英國首相文翠珊也躺着中槍。
特朗普「非常總統」作風自然深受草根歡迎,這股民粹風潮是否快要改變,影響特朗普勝算?希臘大選結果有啟示。
欄名 : 環球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