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逝世】離譜定前衛?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90%人曾反對(第二版)
美籍華裔建築泰斗貝聿銘逝世,享年102歲。貝聿銘生前巨作無數,當中以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外,玻璃金字塔可謂最具代表性。但羅浮宮金字塔當初曾廣受批評,貝聿銘更被指走得太前,巴黎竟有90%民眾不滿羅浮宮金字塔。羅浮宮金字塔亦有「巴黎臉上一道疤」(scar on the face of Paris)的戲稱。幸好後來時間證明了羅浮宮金字塔的價值,只是世人當時尚未能看透建築大師貝聿銘。
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在1989年落成,早已成為巴黎重要地標。羅浮宮金字塔不但是巴黎人的象徵,更是全球遊客慕名而來的景點。
貝聿銘1981年參與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設計,可謂他畢生著名的項目。當年法國政府計劃將羅浮宮現代化,加以利用中央庭院,成為美術館,遂廣招賢士徵求設計方案。
【貝聿銘逝世】圖輯:貝聿銘建築遍及世界 有讚亦有彈(第二版)
貝聿銘提出603塊菱形玻璃和70塊三角形玻璃建造玻璃金字塔,並獲多名博物館館長支持。但結果公布後,遭到90%巴黎市民反對,反對者稱設計過於前衛,牴觸羅浮宮逾800年古典建築風格,與巴黎周圍建築亦格格不入,要求停工。
不過,隨着貝聿銘1985年於羅浮宮建造一個金字塔模型供市民參觀,展示出金字塔的現代美,才平息巴黎人的反對聲音。
事實上,貝聿銘以鋼鐵和玻璃這些現代建築,實現數千年前的古埃及設計,不但別出心材,還為古舊事物注入現代活力,賦予貼近現代人生活的意義,證明玻璃金字塔並不離譜,而是超前。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亦非巴黎首座抵住爭議成為經典的建築。巴黎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為了1889年世界博覽會興建,當年亦被指是鋼鐵怪獸,不倫不類,原本更沒有打算長期保留。不過到了今天,你又能否想像巴黎沒有艾菲爾鐵塔?
欄名 : 環球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