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轉型捲席亞太區 學者籲本港著重培訓創科人才
▲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譚嘉因(中)認為,數碼轉型須從根本入行,發展STEM教育,培育科技人才。左為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秘書長Christopher TREMEWAN博士,右為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總監(政策及專案)Christina SCHÖNLEBER (陳永康攝)
數碼化、自動化等出現,對各行業的新職位及技能需求增加,更會生產人類被機械取代的憂慮。香港科技大學與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發布《21世紀亞太地區工作轉型》報告,探討香港、新加坡、澳洲、日本、南韓等地,面對數碼化及自動化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報告指出,未來工作將會充滿不確定性,自動化將會影響多個行業,為全球各行業帶來挑戰。
報告亦向高等教育機構、政府及行業領袖提出建議,包括透過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以及教師培訓,培養創新科技人才。科大商學院院長譚嘉因認為,教育愈早推行愈好,如現時不少中小學都加強培訓及發展兒童在STEM或STEAM教育,為下一代準備好迎來數碼化轉變。「教育也可進行創新,如將修業年期提供彈性選擇、高等院校也可多與企業合作,及早培養創科人才。」另外,他認為港府可加強海外人才輸入的政策,從不同渠道吸引專才,又指未來社會對大數據、商業數據分析及金融科技的專才相當渴求。
數碼轉型談論多時,一直只聞樓梯響,亦有人認為本港在數碼轉型速度不及新加坡。不過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譚嘉因認為,近年港府積極追趕數碼轉型步伐,不再被鄰近地區遜色。「縱然本港在個別行業的數碼轉型速度或較慢,但港府在發展金融科技的速度,近年有加快跡象,如開放沙盒、銀行開放第三方API,可看到本港正轉型成一個金融科技中心。」他又認為,步伐快不代表好,須平衡各方利益後作出決定。
撰文 : 李嘉倩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