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豬年】插畫師進軍維園年宵 推廣創意自家品牌(影片)
▲ 5個人來自4個品牌,租了兩個相連檔位,將攤位名為「Draw銀住晒」。DDED有專攻蝸居人士及打工仔的小巧揮春貼紙;東尼電機則帶來了其發明可以叉最多食物的伸縮燒烤叉「more more叉」,一次可燒10種食品;Galaman則推出8款創意帆布袋、紋身貼紙及扣針;Plastic Thing則有電話殼、布袋及鏡子等。(陳偉英攝)
年宵今日正式開鑼,一群以創意設計、搞笑、趣味性風格為主的本地插畫師,去年於旺角花墟首次擺檔,今年更進軍維園,希望藉此推銷自己的品牌及創作。
「Plastic Thing」的葉劍琨與葉欣、「東尼電機」的東尼、「DDED」的梁嗣仁,笑言去年賺了「一份快餐」的盈利。今年加入「Galaman」的劉冠瑤進軍維園,再接再厲,冀繼續將這份快餐「加大」,並將正能量及歡樂帶予更多香港人。
梁嗣仁指,是次的相連檔位以5.1萬多元投得,聘請了8名員工輪更工作。今次只有5人合資,每人約投資了10萬元。
多次「以身試伏」宜早半年備貨
今次4個單位中以DDED的備貨進度最理想,梁嗣仁指,與廠商合作一般都是靠朋友介紹,或瀏覽電子商務平台尋找,也最好到當地「實地考察」,他早於半年前就已開始廠商談洽,不過仍要一路要監督。
葉劍琨表示,一個布袋看似簡單,其實麻布抑或帆布、有沒有內裏、布袋厚度、直噴、鐳射(UV)印刷、熱轉印、絲印等,顏色是否夠鮮艷,這麼多技術需考量。他表示,可能今年的產品設計較去年複雜,生產進度不如去年理想,遇到不少貨不對辦的情況,需要耗費心力及時間跟進,以確保廠商明白其要求,令成品達標。
高成本生產 產品與別不同
由於不想其產品馬馬虎虎,選擇製造的方法也很審慎。葉劍琨指,Plastic Thing的「美少女の教科本」鏡子在選擇打印技術時,寧願選擇成本較高的UV印刷,相比成本只為數元的直噴,貴足10倍。「這樣的質感會更好,圖案更立體,我希望能帶給客人與別不同的東西。」其亦有設計帆布袋,也堅持以3萬針刺繡製作。
撰文 : 張寶燕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