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記者案懶人包】沙特主權基金投資龐大 醜聞卻嚇走外企
沙特阿拉伯異見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被殺,事件更恐與沙特王室扯上關係,令沙特備受國際壓力。沙特主權基金Public Investmnet Fund(PIF)近年大規模對外投資,對全球經濟重要性日增,但如今沙特王室形象大受打擊,部分外國更擔心自身聲譽受損而終止與沙特合作,沙特「願景2030」經改大計可能成疑。
● 沙特主權基金目的是?
PIF成立於1971年,旨在支持沙特經濟戰略發展計劃。
PIF原本主要針對國內市場,但沙特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掌權後,近年銳意改革國家經濟,PIF亦成為長線發展計劃「願景2030」的一部分,加大對外投資。
PIF現時協助沙特發展石油以外的事業,並大額投資在多間外國企業,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2.34萬億港元)。
● PIF投資甚麼?
PIF主要投資在高科技行業,特別是與交通有關的企業,例如︰
- 美國電動車生產商Tesla︰20億美元,持股5%
- 美國電動車生產商Lucid︰10億美元
- 乘車服務公司Uber︰35億美元
- 軟庫集團(Softbank)願景基金︰450億美元
PIF亦持有多間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包括沙基工業股份(Sabic)、沙特電信公司(Saudi Telecom)和沙持國家商業銀行,總值1,500億美元。
● PIF未來有何計劃?
PIF計劃未來3至4年再投資1,700億美元,包括在軟庫集團下一個願景基金投資450億美元,斥資200億美元與黑石集團(Blackstone)在紅海沿岸建立3座城市,以及掏出11億美元支持中小企發展。
另外,PIF計劃出售70%沙基工業股份予國營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籌集700億美元。PIF亦考慮首次發債,籌集110億美元,以助沙特經濟多元化發展,增加投資回報。
● 卡舒吉事件有何影響?
事件對PIF的影響仍未完全浮現,但不少外國企業擔心聲譽受損,或終止與PIF合作,多國政府和企業拒絕出席沙特舉行的投資論壇,已響起了警號。
部分企業亦已採取實際行動,其中維珍集團(Virgin Group)已暫停與PIF商討涉資10億美元的太空探索計劃;美國藝人經理公司William Morris Endeavor亦考慮擱置出售4億美元股份予PIF。
撰文 : 伍啟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