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札記+】美廢中導條約難遏中國 反變相益俄
- 搞中程導彈,看似劍指中國
- 實際難起作用,更放生俄國
- 美兩邊大洋,還要中導何用
特朗普大搞單邊主義,再廢國際協議,退出美俄《中程導彈條約》。美媒形容此舉劍指中國,這看似成理,實質恐難起作用。美國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解禁中程導彈不但對己無益,更變相放生俄羅斯、苦了歐洲盟國。
有兩個人在屋裏綁滿炸藥、淋遍火水,卻還在比拼誰火機數量花款多。
這正是美國蘇聯冷戰核對峙寫照。美蘇不只核彈頭數量可重覆毀滅地球多次,更不只有洲際導彈、潛射導彈等戰略投送手段,當年還要在各自歐洲勢力範圍部署中程導彈,將歐洲各國置於直接核打擊威脅之下。
歐洲人自然覺得有點不對路:「美蘇你倆老哥不要命,互射洲際導彈在我們頭頂飛過好了。為甚麼還要在我們家裏互射中程導彈,拿我們當炮灰?」
美蘇很難就此辯駁,唯有答:「小弟說的也是。」美蘇1987年《中程導彈條約》應運而生,兩國同意銷毀所有射程介乎500至5500公里陸基導彈。
● 條約有利美多於蘇
美蘇簽署《中導條約》當然亦不只為了歐洲。對蘇聯而言,當時已實在沒有錢再跟美國鬥燒,緩一緩是件好事。
對美國來說,得益更尤其顯著。眾所周知,美國因為地理緣故,自19世紀初抵住英國站穩陣腳後,就不愁入侵威脅。美國南北是墨西哥、加拿大兩個聽話弱國,東西是大西洋及太平洋,傳統上擁有強大海軍即可保證自身安全。
美國本身因此根本用不着中程導彈,反而都是部署到其他國家,只當進攻武器來使。反觀蘇聯/俄羅斯傳統上是陸權國家,有力鄰居多的是,中程導彈是一種進攻兼防禦手段。
可見美蘇簽約銷毀中程導彈,美國毋須負出太多,就能拔掉蘇聯一顆牙,解除駐歐洲美軍所受核威脅。《中導條約》甚至沒有禁止海基中程導彈,美國海軍對陸強大火力完全得到保留。
● 廢約變相為俄鬆綁
特朗普捍然廢約,實質打翻了華府當年這苦心經營算盤,得益的恐是蘇聯繼承國俄羅斯。
儘管美國一直指控俄羅斯違約在先,但廢除《中導條約》卻等於正式為俄鬆綁,令俄可名正言順重建中導力量,為歐洲帶來更大軍事壓力。
美國指俄軍伊斯坎德爾(Iskander)系列戰術導彈報細數,射程遠不只500公里,華府要就此敲打或反制俄國,條約其實正是最佳手段。
俄羅斯向來亦指美軍在波蘭、羅馬尼亞反導基地,暗中部署陸基戰斧中程導彈;但特朗普廢約假如志在為自己鬆綁,恐也難以成理,畢竟戰斧用軍艦和潛艇就能發射,而且海基更比陸基靈活得多。
● 制衡中國似是而非
美媒則形容,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或者還有一重用意,意在中國。雖然我們也傾向忍不住對號入座,但事實上,美國解禁陸基中程導彈,至少不是有效制衡中國辦法。
誠然,《中導條約》多年來綁了美國手腳,中國卻不受限制,更突飛猛進。東風系列導彈涵蓋短中長程,既能戰略威懾美國本土,亦可扮演「關島快遞」、「冲繩快遞」,以至打擊千里外水面艦艇,反制美軍介入。
不過,正如上文所述,地理因素決定美國難以發揮中程導彈效用。就算美國在關島部署中程導彈瞄準中國,關島對解放軍而言也只是個更重要的相同潛在目標,難以制衡中國本土眾多瞄準美軍亞太設施的導彈力量。
若美國要在日本部署中程導彈瞄準中國,則肯定招來巨大爭議和阻力,事倍功半。畢竟美國導彈驅逐艦、戰略轟炸機天天在中國周邊游戈,火力已能覆蓋大半個中國,陸基中程導彈實無必要。
● 害苦歐洲為賣軍火?
可以說,美國廢除美俄《中導條約》獲益寥寥,既動不了中國,更放生了俄國,並害慘了歐洲。
對於特朗普為何如此幹,俄羅斯外交部解讀似乎頗為傳神:特朗普追求單邊世界,不願美國與他國平等同守規則。
或者,特朗普還是有更實際意圖。他會否乘俄羅斯在東歐部署更多中程導彈,向歐洲推銷更多美國軍火?
【閱讀更多國金札記+】
撰文 : 連兆鋒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