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建美軍太空軍 看似遠矚實質寸光
- 航空、航天未來難再分家
- 空天一體乃中國空軍目標
- 專設太空軍恐遭官僚埋沒
特朗普指示美軍組建太空軍(Space Force,又稱天軍),未待國會批准已先行上馬,預料未來數月逐漸成形。誠然,太空是未來戰爭重點戰場,但刻意將太空部隊設為獨立軍種卻非明智選擇,更與中國、俄羅斯潮流背道而馳。
特朗普6月要求組建太空軍後,國防部草案上周傳出,反映美國太空軍會於下半年漸現雛形,邁向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外,美軍第6獨立軍種。
草案計劃在未來數月,設立太空司令部、設立局級機構統籌美軍衛星採購、從現有各軍兵種抽調人手組建太空部隊。但太空軍還須國會批准,方可正式成為獨立軍種,掌握財政管理和興建設施等權力。當局則計劃將太空軍加入2020年預算案,明年提交國會。
特朗普下令時明言,不希望中國、俄羅斯或其他國家超越美國。他稱,美國在地球之外的運勢不但事關國家身份,更事關國家安全。
的確,美國太空優勢正在減弱,而這跟美國軍事優勢減弱有莫大關係。
中國大力發展反衛星武器
美軍優勢固然基建於航母、戰機、導彈等高精尖武器,但他們要發揮實力,卻須依賴太空衛星網絡。美軍衛星網絡一旦受到破壞,整套情報收集、目標偵測、訊息傳遞、指揮控制、武器導航的戰爭系統都會瓦解。
中國正大力發展反衛星武器,並加強衛星組網能力。中國2007年以來多次試驗導彈打衛星,研製出「動能」系列反衛星導彈。中方也在不斷開發「快舟」快速響應火箭家族,以在衛星網絡一旦遇襲時,迅速發射候補衛星。
然而,特朗普專門組建太空軍,恐怕卻非重新鞏固美國太空優勢最佳選擇。
空天新概念=航空+航天
科技發展到今天,航空、航天之界線(傳統以海拔約100公里大氣層內外劃分)愈發模糊,分野未來勢會消失,空天(aerospace)亦已成為流行概念。
讀者或較少聽聞空天一詞,但對飛機、火箭或軍事感興趣的一定不會覺得陌生。空天今日已發展成整個行業,波音、洛歇馬丁一類公司也稱為防務和空天企業。
空天概念其實已有數十年,穿梭機就是例子。穿梭機由火箭發射上太空,屬航天範疇,降落時則在大氣層內應用空氣動力學原理,屬航空範疇,它因此是空天飛機(spaceplane)雛形。
這科技已普及到民間,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旗下太空旅遊飛機即為其一,而開發完全靠自身動力往返太空的真正空天飛機,正是各國未來方向。
中俄軍隊推進空天一體化
美國主要對手都在加大應用空天理念。
中國空軍提出「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目標,要求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禦力量體系。白話就是:戰機好打不夠,還須有衛星、飛船、空天飛機,或其他新型航空航天器,建立偵測、預警、通訊、指揮、制導數據網支援作戰,同時有能力摧毀敵人空天網絡。
俄羅斯就更進一步,2015年已再沒有空軍,只有空天軍(Russian Aerospace Forces)。俄空天軍由原空軍、空天防禦軍兩個獨立軍種組成,後者原負責空天領域防空反導、操作衛星。有趣的是,俄空天防禦軍前身正是俄太空軍,意味俄軍空天理論與架構已經歷兩輪大進化。
俄米格-31戰機現時更獲升級,可搭載「匕首」空射彈道導彈,打破了空軍和戰略導彈部隊、戰機航空和彈道導彈空天的界限。
美太空獨立軍種有違潮流
說回美國,特朗普要求成立太空軍,看似高瞻遠矚,實質目光短淺。
雖然特朗普注意到美國急需阻止優勢繼續縮窄,但設太空獨立軍種,實際是把空軍現有太空司令部分拆,強行將空軍、天軍分家,有違軍事科技潮流,理念上已遠遠落後俄軍,日後潛質更可能遭到官僚架構埋沒。
防長馬蒂斯去年已去信國會,表明反對專門成立太空軍。國會亦有不少共和黨人質疑,專設太空軍並不明智,更會浪費一大筆行政開銷。
或者,特朗普更在乎的是近利。美軍第6軍種新制服、新旗幟、新徽號,加上國際傳媒大肆報道,才是選民看得到的,將來能否打勝仗始終是將來的事。
欄名 : 國金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