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創業去到盡 為家人研發牙線棒 

商業 19:14 2018/02/12

分享:

分享:

室內設計師林偉光(Gordon)慨嘆牙線缺乏好工具去輔助使用,為了鼓勵身邊人使用牙線,他決定跟太太阮鳳玲(Wilma)動手設計牙線輔助工具「線牙樂」。

細菌藏於牙齦,即使刷牙也難以徹底清潔。室內設計師林偉光(Gordon)有長期使用牙線的習慣,但其家人因牙線「難用」而放棄,令他感到大為可惜,慨嘆牙線缺乏好工具去輔助使用,就正如「有牙膏無牙刷」。為了鼓勵身邊人使用牙線,他決定跟太太阮鳳玲(Wilma)動手設計牙線輔助工具「線牙樂」。

Gordon指,細菌藏於牙齦,後牙位置空間窄,礙於牙線、牙線叉和牙縫刷這些產品的設計存在局限,難以用手將它們伸入後牙空間徹底清潔,更遑論要對付頑固牙菌膜。

蒐羅不果自行設計

夫婦二人為了家人、朋友能有好工具輔助使用牙線,曾經在香港及海外旅遊時苦苦蒐羅,可還是找不到。於是對產品設計可說是一竅不通的他們,決心用未來的退休金自己設計研發。

我當時想買好工具送給家人和朋友,鼓勵他們使用牙線,但遍尋不獲,於是乾脆自己設計。我自己保持這習慣將近30年,有時也感無奈,為何沒有一件好工具去幫助使用牙線?正如有人發明了牙膏,卻無人發明牙刷。

讓設計惠及大眾

後來,Gordon簡單地做過調查統計,發現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清楚牙線的好處,只是礙於難以使用所以才放棄。

故此,他認為實際上有很多人都有同樣的需要,於是將這產品商品化。他表示只要好好保養牙齒,牙周病、蛀牙、剝牙其實都是能夠避免的。他希望「線牙樂」能造福社會,因為牙齒保健得宜則可省卻醫療支出,除此之外,年老時也不須用假牙,生活質素也會隨之而得到改善。

超出預算:像上賊船

研發、生產共花費了Gordon夫婦400多萬,佔八成的退休金,超出Gordon起初的預算。

起初太太幫我畫草圖時問我預算要花多少錢,我說這東西應該只花100多萬,誰知一直研發時就像「上了賊船」。太太問我打算去到幾盡,我答應她保留一年的開支,起碼有一年時間我們不用擔心,於是就繼續研發下去。

由資深室內設計師變產品設計初哥

「線牙樂」雖在將在Gordon近退休之際才呱呱墜地,但它可謂其設計生涯的一個里程碑,也圓了他的夢。

申請30多個國家專利

雖然「線牙樂」屢獲國際獎項,但Gordon坦言到現時仍未回本,原因是他們從2012年到現在仍在為它申請專利註冊。

每個地區都要獨立註冊,包括香港、中國、亞洲多個國家、澳洲、泰國,在這些地區註冊都是因為當地的買家曾向我們查詢,我們希望保護該市場。大的市場包括歐盟、美國、俄羅斯都註冊了。這些是很龐大的支出。

【延伸閱讀】三母女巧手經營手作首飾店 地攤變地舖營業額百萬

意外收獲

本來只想設計出牙線輔助工具方便家人和朋友使用,但讓Gordon夫婦意料之外的是,他們居然憑它屢獲國際性設計大獎。

「線牙樂」(idi Toothbat - WOW)獲得7個設計獎項,當中有5個是國際性獎項,包括德國iF設計獎、美國Good Design Award、意大利A' 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Award,另外還有亞洲設計獎,至於香港方面也勇奪兩個獎項當中包括由香港出口商會舉辦「香港智營設計大賞」。

本土產品設計賽事

「香港智營設計大賞」每年由香港出口商會舉辦。而Gordon的「線牙樂」就在2017年獲得公司組別的浴室及個人護理銀獎及評審團大獎。另外,2017年的銅獎及綠色環保大獎由潮安發展有限公司的「ClipFresh Inbox Salad Shaker」獲得。Salad Shaker同樣是為了方便日常生活而產生的設計,其概念是一體化的沙律罐。

如想像他們般透過本地設計賽事參與國際性展覽,可報名參加2018年的賽事,截止日期為2018年3月2日。有關詳情可瀏覽「智營大賞」網頁

【延伸閱讀】莎莎第二代創業賣西裝 郭浩泉:我想證明自己

【延伸閱讀】80後夫婦不甘打一世工 開自助洗衣店「洗得喜」學創業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黃婉兒 TOPick記者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