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宋結婚身家總值逾4億 富貴明星夫婦逐個捉

商業 17:32 2017/10/31

分享:

分享:

《太陽的後裔》男、女主角宋仲基、宋慧喬大婚。由於兩人都是韓國頂級明星,加上多年投資有道,喜歡「買磚頭」保值,外界估計「雙宋」聯婚猶如兩間中小企合併,二人身家總值逾4億港元。雖然「雙宋」吸金力驚人,但與登上英國富豪榜的碧咸夫婦相比,宋宋夫婦的身家只是後者的10分之一。TOPick趁雙宋大婚日,為大家盤點世界級過億身家的明星夫婦:

1. 宋仲基、宋慧喬

多次否認戀情的宋仲基、宋慧喬,今年7月突然公布二人將於10月31日舉行婚禮,令粉絲甚為驚訝,消息登上亞洲各大新聞網站頭條,並在Facebook(fb)洗板。現年35歲的宋慧喬早於1996年出道,憑《藍色生死戀》在亞洲打響名堂。她亦參演經典處境劇《順風婦產科》。她與韓流巨星鄭智薰(Rain)合演《浪漫滿屋》後邁向事業巔峰。該刻令宋慧喬及Rain人氣急升,後者更被封為亞洲天王級明星。

她最新的代表作為《太陽的後裔》,在劇中飾演一名醫生。該劇亦被視為她與宋仲基的定情劇。

「雙宋」因《太陽的後裔》結緣,二人今日大婚。(圖片來源:KBS劇照)

至於較妻子年輕、現年32歲的宋仲基,2008年才出道,憑「花美男」外貌累積不少人氣。他曾是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的主持人,後因為專注發展演藝工作而「下車」(意指退出節目)。他的代表作包括《成均館緋聞》、《善良的男人》及《狼少年:不朽的愛》等。他退伍後主演《太陽的後裔》,飾演一名軍官,被封為「國民老公」。

宋慧喬在韓國是有名的小富婆,喜歡投資房地產。當地綜藝節目《名單公開2017》指她在紐約曼哈頓區有一座市值30億韓圜(約2,100萬港元)的公寓。她的「老家」位於首爾三成洞,同樣市值30億韓圜(約2,100萬港元)。據報她名下的房地產總值達226億韓圜(約1.5億港元)。

宋慧喬投資有道,據報她名下的房地產總值達226億韓圜(約1.5億港元)。(圖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庫)

至於宋仲基,在首爾梨泰院及盤浦洞都有豪宅,合共市值達125億韓圜(約8,625萬港元)。他在《太陽的後裔》後接拍逾30個廣告,單是代言費的收入已達400億韓圜(約2.7億港元)。

因此估計「雙宋」身家逾4億港元,不少網民笑指是「兩間中小企合併的規模」。二人新婚後會入住梨泰院3層、面積更4,000平方呎的豪宅,與Rain及金泰希做鄰居。

【延伸閱讀】宋慧喬投資物業有道 女神物業總值有多少?

2. Rain、金泰希

另一對韓流巨星夫婦Rain及金泰希,在韓國節目《名單公開》中曾被封為「不動產理財達人」第4名,二人身家估計亦逾4億港元。兩人的愛巢位於首爾龍山區,而金泰希在首爾江南有物業,單是每月收租已有6,000萬韓圜(約41.4萬港元)進帳。

金泰希於經典韓劇《天國的階梯》飾演奸角而於香港為人認知。她在學時年年考全校第一,並畢業於首爾大學,是圈內有名的高學歷女星。

【延伸閱讀】韓國天王Rain升呢做爸爸 金泰希誕下「漂亮小公主」

3. 碧咸夫婦

韓流巨星夫婦的吸金力及投資有道已令人讚嘆,但有「萬人迷」之稱的碧咸(David Beckham)與其妻Victoria的資產總值更是驚人。

根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16年公布的英國富豪榜,碧咸夫婦在2016年身家暴升4,000萬英鎊(約4億港元),估計總資產達2.8億英鎊(約28.66億港元),更預料2018年後兩人身家將高達3.6億(約36.7億港元),將超越英女王。

事實上,英國《每日郵報》最新報道指碧咸夫婦的財產已超過5億英鎊(約51億港元),兩人毋須等到2018年,已經比英女皇更富有。

碧咸(中)身家豐厚,與妻子Victoria合共擁有51億港元資產。(圖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庫)

4. 劉青雲、郭藹明

本地代表有形象甚佳的「影帝」劉青雲及港姐冠軍郭藹明。雖然劉青雲曾自言不擅理財,但賢內助郭藹明卻投資有道,被封為「樓神」。他曾表示自己雖然曾出演《大時代》,是一部與投資有關的電視劇,但對投資了解不多,故錢銀之事全交由老婆處理。郭藹明是1991年香港小姐冠軍,是有名的高學歷港姐,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銜頭。

有報道指二人名下有逾3000萬港元物業。事實上,二人自1994年拍拖以來先後擁有6個物業,賣出5個後勁賺千萬。雖然「影帝」劉青雲的片酬在一眾同僚下不算太高,只有約1,500萬港元,但他近年密密拍戲,兩年穩袋5,000萬,加上廣告代言酬勞,收入逾億。雖然身家逾億,但劉青雲夫婦作風低調,生活簡樸。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