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時代來臨破慣例 接班問題成鬥爭隱患
中共十九大召開,習近平權力登上高峰。從目前情況看來,習近平將打破了由鄧小平時代開始「隔代指定接班」的潛規則,無論習下一屆是否連任,接任人如何確定,仍是中共一大隱憂。
在毛澤東時代,毛憑著個人的威信,基本上是一言堂,接班人均由毛指定。但也是由於毛的猜忌性格,他指定的接班人如劉少奇、林彪均沒有好下場。
1978年,鄧小平重新主政後,他選定的兩個接班人胡耀邦、趙紫陽也因政治問題被罷絀。之後,鄧小平選定了江澤民,並立下了「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潛規則。
吸取毛時代教訓 隔代指定接班人
中共吸取了毛澤東一人凌駕黨的教訓,依據「集體領導」,不能總書記一人說了算,重大決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同決定;依據「隔代指定接班」,鄧小平既選了江澤民作為接班人,也選了胡錦濤作為隔代接班人。
往後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下台,只能指定中共第四代領導人胡錦濤之後的「隔代接班人」。2012年,習近平在18大出線成為第五代領導人。
孫政才落馬 打破指定接班潛規則
但習近平主政後,原先由胡錦濤指定的接班人胡春華與孫政才則出現變化。由於習近平迅速集權,隨著孫政才落馬,形勢上看「隔代指定接班」的潛規則已被打破。
當然,「隔代指定接班」也有弊端,一則由儲君到執政,需經歷起碼5年甚或10年,當中出現的變化難以預料,作為儲君者在這段時間易成攻擊目標,必小心謹慎難有大作為。其次,由於是隔代指定,很容易出現老人干政局面。
【延伸閱讀】「習李配」 胡溫未來接班人?
【延伸閱讀】打破隔代指定 接班體制存變數?
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共仍未找到一個選取接班人的機制,很大程度憑最高領導人的意志作決定,這必然為未來黨內鬥爭留下伏筆。這次在十九大,習近平的繼任人會否露出端倪,是這次會議的焦點之一。
撰文 : 高青
欄名 : 國情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