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棄做工程師旅居日本建事業 體驗比金錢更重要
工作假期申請資格門檻不高,吸引不少港青放下工作一年半載,體驗海外生活。80後黃志偉(Kata)在2015年赴日工作假期,曾做過旅館、藝術祭助理等工作,回港後一年內更重回日本投身旅遊推廣行業。他建議有意申請工作假期的人,抵埗前需充分計劃,活用一年時間,才會有理想的收穫。
趁30歲前出發 棄做工程師
Kata擁樓宇設備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建築公司,本來朝着註冊工程師之路進發,惟工作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不太適合這行業。苦思前路之時,想起畢業旅行的日本之旅。
工作假期需在30歲或之前申請,加上工作合約剛好結束,把心一橫趁期限前申請簽證。
赴日之時,Kata的日文水平也不算流利,但憑明確目標與誠意,也能找到工作。
最先到京都與沖繩,在旅館打工、學潛水,加上包住宿,也能負擔生活支出所需。
其後獲香港的朋友介紹,獲聘為「新潟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項目統籌半年,工作包括籌辦工作坊,協助香港的藝術家與當地人交流。
一如不少工作假期參加者,一年的旅途完結後,Kata也想繼續留日工作,但並不容易。
我不想繼續從事工程相關的工作,想找如藝術祭相關的活動統籌職位,但有一定難度。
回港後,Kata機緣巧合地結識到一個家族在新潟經營旅館的日本人,兩人一見如故,去年底更決定拍檔在新潟開設觀光旅遊業務。他獲批3年的工作簽證,現除了提供旅遊策劃服務,亦助當地宣傳馬拉松等活動,早前更參與新潟縣的觀光團體宣傳活動,在港推廣當地旅遊。
推廣深度遊 助客制定行程
港人喜歡到日本旅遊,但每次旅程前都要費盡腦汁去構思行程。Kata現時與拍檔在新潟經營旅遊機構山木觀光,就看準渴望深度體驗日本文化的海外旅客的商機,提供行程策劃、代訂等服務。Kata希望透過現時的工作,向外地旅客介紹日本當地深度人文風光。公司可為他們度身訂製行程,亦可安排導遊、接送等服務。
將旅遊變成工作,也有一定挑戰。公司暫只有自己與拍檔兩人,Kata就主要負責對外聯絡,加上只有他會中文,忙得一腳踢,有時甚至要通宵,但他卻顯得很享受:
做到喜歡做的事情就可以捱得住。
近年網上多了港人在日本工作假期的分享,指遭遇並不如想像中好,包括難找工作,難以融入當地人生活等。Kata強調出發前要做足資訊搜集,一年時間中更要把握每個機會。
對於有興趣赴日工作假期者,Kata有4點貼士:
1. 不要選在大城市逗留:
雖然東京、大阪等設施較完善,但Kata認為要體驗文化就不宜長留大都市。走進地方小都市,同樣有工作機會,並可深入體驗當地人生活。
2. 不要太計較金錢收入:
雖然工作假期可以申請兼職工作,賺取與當地人相若的收入,但Kata認為體驗比金錢更重要,去餐廳洗大餅並非太理想的選擇。
3. 有明確目標:
申請日本工作假期,需要繳交計劃書,列明一年的行程規劃。Kata指出,出發時要有明確的方向,見步行步並非理想的做法。
4. 語言不是太大問題:
不少人會建議要有充分日語基礎才出發赴日,Kata分享說,他的日本語在考試只有N3水平,但在當地生活就會慢慢熟悉這套語言。他現時在當地工作,日語也足以應付工作所需。
【其他熱話】港媽移居沖繩工作:日本沒有香港那麼大壓力
【其他熱話】平面設計師出走澳洲 月薪2.1萬任職大堡礁攝影師
【其他熱話】拒絕倒模人生 27歲港男移居澳洲成大堡礁攝影師
【其他熱話】日本1歲女嬰食鹽中毒死亡 醫生:心臟腦部未能處理鈉質
撰文 : 周俊霖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