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夫婦移居台灣創業發展手作品牌:不想打工過一世
台灣生活成本較低,空間充裕,近年成為不少港人實現創業夢的熱選。香港夫婦潘煜熹Sanford及陳玉香Michelle也踏上赴台創業浪潮,移居台灣經營自家創立的手工口金袋品牌Misala,將Michelle的手藝化為生意。
擺脫香港工作壓力 發展興趣創立網店
原本在香港任職工程師的Sanford因工作際遇調職至杜拜,Michelle辭工跟隨丈夫到杜拜生活,成為全職家庭主婦。離開香港,成為Michelle創立品牌的契機:
在香港工作時其實不開心,但家人想法比較傳統,認為工作收入穩定,不贊成我辭職。
到杜拜生活後,家庭主婦的身份令Michelle放下壓力,全力發展興趣,發現自己原來有製作手工袋的天分,繼而與Sanford開始創立Misala,於2010年在全球手工網上買賣平台etsy創立網店。
Michelle起初沒有明確的創作方向,Sanford建議聚焦製作手工口金袋,Michelle負責設計和製作,而Sanford則打理網店營運。隨着生意愈來愈好,Sanford於2013年索性辭去工作,與Michelle夫婦檔創業。
選址台灣因手作氣氛濃厚
對於品牌發展的選址,兩人反覆比較新加坡、內地、香港、台灣等地,結果覺得台灣的手作市場空間較大:
最現實的原因是租金較平,加上台灣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手作人一起堅持創作,氣氛不錯。
從手作人的角度出發,Sanford及Michelle認為,有不少香港人還是很支持手作,但在香港全職投入手作的成本實在太大,租金是一大問題,要降低成本,可能就要犧牲產品質素,令不少手作人難以堅持下去,又或者從全職退到業餘。
生活成本低,換來的是能夠全情投入創業的時間。Sanford坦言,他在台灣能夠2年不打工,全職打理剛剛發展的業務,對於金錢上的考慮較少。
夫婦創業曾遇磨擦
兩夫婦共同創業在外人眼中看似美好,但由夫婦變同事,不再只是兩人的事,要兼顧的還有業務。自覺性格心急的Michelle憶述,管理網店並非她的強項,要同時製作、拍照、寫設計理念,要投放大量時間,加上之前沒有經驗,在不能即時看見成果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當時會因為小事就會與丈夫有磨擦,我比較心急,很容易就會因小事而擔心,但他看得比較長遠。
Sanford其後重返職場,而Misala於2016年在華山文創園區開辦了Pop-up實體店,品牌的重心漸漸從網店轉至實體店,Michelle能夠即時向客人介紹產品,留意他們的反應,不只是被動地看著網站營運,令Michelle更有信心,夫妻間的磨擦亦漸漸減少。
營運了Pop-up實體店大約一年,Misala漸漸打響知名度,但兩夫妻還是決定另覓新址創立真正屬於自己的店。
小店大理想 成為手工口金袋代表
兩人以2至3萬台幣租了一間位於台北赤峰街的舖位,Sanford坦言,以這個租金在台灣而言已經算貴,但區內有不少獨立小店,加上是新舊文化匯集之地,文創氣氛濃厚。店舖雖小,但勝在溫馨,店舖放滿的,是Michelle的心血:
以前在Pop-up店時,場內人流多的確是好事,但只能在沒有客人時縫製產品,會有點吃力。現時有了自己的店,能夠有自己的節奏。
手工口金袋最矜貴的是,產品靠人手一針一線製作,並非用機器倒模量產。亦因如此,Sanford慨噗難以增聘人手:
要培訓員工的出品質素與現時的產品相若,相當花時間,特別是手作行業。現時有2個全職員工,加上Michelle,3人的產量有限,再開分店未必能應付得來。
雖然未有計劃擴充業務,但Sanford還是希望憑著產品的設計讓顧客留有深刻印象:
要增加產品的知名度,最重要是產品本身的質素、設計。我們專造口金袋,希望成為世界口金袋代表,一提起口金袋,就會想起Misala。
創業最重要樂觀
Misala由網店起家,到目前擁有自己的實體店,創業至今已走過7個年頭,然而每一步都是未知之數。Sanford認為要做手作一定要堅持,而且要樂觀,對自己有信心,當不被身邊人看好的時候,更要爭氣:
當時有朋友問我是不是很快就能賺錢,或者不理解我的決定 (辭工創業),覺得辛辛苦苦儲錢,用於創業上很可惜。但我覺得有些事不是用錢衡量,不想之後後悔,就這樣打工過一世。
雖說有些事不是用錢衡量,但理科出身的Sanford卻對營運上的數字十分敏感。Sanford建議,若果想要於外地創業,除了要留意當地法規外,還要考慮當地貨幣匯率:
港元與美元掛鈎,匯率比較穩定,但於外地創業需考慮成本是用甚麼貨幣結算,匯率浮動會不會對成本有影響。
另外,Sanford亦建議要清楚了解當地稅務,讓自己有個更準確的成本預算。
申請台灣投資移民手續
Sanford兩夫婦是以投資移民的形式申請移居台灣。Sanford曾撰文分享申請投資移民的方法,港澳居民有600萬台幣(約150萬港元)以上資金,並打算在台創業居留,申請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如下:
- 名稱預查(營業登記)、公司印章及負責人印章(大小章)、投審會僑外A表
- 統一證號、公司籌備處戶口、匯款、投審會僑外C表
- 公司營業地租用證明、使用同意書及稅單
- 會計師驗資、新設公司登記、發票章、稅籍登記
- 良民證、驗證結婚證書、預防接種證明、體檢、保證書、港澳居民身分確認書、居留申請書
- 駕照驗證、文件列印、電話門號、換領駕照
整體而言,就是準備業務的計劃書,並須準備好以上資料及文件,填妥投審會僑外A表後交由投審會審批。
有統一證號及拿到投審會批准投資公文後,需到銀行開辦公司戶口。Sanford表示,有部分銀行做法較保守、或不熟悉外國人開戶口的程序而拒絕開戶,所以要有心理準備多找幾間銀行,再匯款到戶口。公司須於匯款後15 天內成功成立。
投審會確認後可成立公司,必須有一個登記公司地址並提交公司營業地租用證明。
然後需要委託會計師為公司登記提供股本簽證、幫忙辦設立登記和營業登記,準備文件,交由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辦理營業登記。
公司成立大約3日後就會收到經濟部和國稅局的文件,把所有文件交到移民署就可以申辦投資居留。
獲發居留證後,於台灣連續住滿一年(出境不多於30天)即可申請定居證,在三十天內入籍就會獲身分證號,成為台灣人。不過,於36歲前入籍台灣的男性需要服兵役。
【其他熱話】移民台灣創業真實個案 80後台北開店做老闆
【其他熱話】80後攝影師移民台北開茶記 25萬港元做老闆【有片】
【其他熱話】香港人要出走有幾難?投資150萬移民去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