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遇上好老師 80後化學博士變空氣淨化專家
80後「化學狂迷」詹嘉慧(Cathy),中學時受好老師啟蒙,認為可運用想像力,利用化學創造出新事物,其後成功考進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一讀便是7年,直至博士畢業。2011年,Cathy決定走出實驗室,將該校2003年開始申請的發明專利發揚光大。該技術獲授權「商品化」,變成空氣淨化機。
她直言,大學的中游技術轉移為下游商品,誠非易事,可幸不少企業願意支持本土發明,目前公司已收支平衡,其空氣淨化技術亦已應用於堆填區數據中心、港鐵及大型商場公共洗手間、醫院病理學科等,去年開始打入家用零售市場,技術更可處理霧霾問題。
現年32歲的Cathy,中學開始對化學產生濃厚興趣,
大學聯招(JUPAS)選科,頭五位都選擇化學系!
她認為,化學可透過混合不同物料,變出新事物,過程中要證明自己創造的東西可行,相當有趣,感激中學時的啟蒙老師,以有趣教學方法令她明白化學不需死記硬背。
不少人一聽到化學就感到頭暈,Cathy笑言自己好幸運,遇上有耐心的中學老師,自中四開始打好根基,老師以有趣方法教學,令她一接觸該科目就覺得做實驗好好玩、好得意。她認為,
喜不喜歡一個學科,最基礎那個階段最重要,會奠定將來的路!
幸好當時「打好個底」。
選擇主修化學,曾聽過不少冷言冷語,認為沒有前途,最多只能做老師,但Cathy認為,選科最重要自己有興趣,
不要想畢業後要找甚麼工作,因為你讀完不會知道世界發展成怎樣,為甚麼要靠猜測,去選擇自己應走的路呢?
【延伸閱讀】日本好哥哥為妹妹研究惹蚊原因 用酒精消毒防蚊
【延伸閱讀】港大博士生研補骨針劑救「毛孩」 贏法國4年居留權
考入科大後,她發現該校有一項「氧聚解空氣處理技術」(NCCO),早於2003年已開始申請發明專利,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將污染物轉化成水及二氧化碳,比坊間常用的活性碳更佳,因可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在科大土生土長的Cathy不禁思疑:
為甚麼那麼好的技術不可讓更多人知道?為何總是膠着,不能有效商品化?
褪去實驗室研究員身份,Cathy走入商業世界,起初並不適應,加上申請專利歷時達10年,過程非常疲憊;但她認為,自己的學術背景有助向客人解釋新技術,以及向公司及商科出身的合夥人,提供專業意見。
由於NCCO可針對環境而度身訂做濾芯,Cathy加入公司不久後,就展開氣味相關的實地考察,笑言別人到大型商場是逛名店,自己則是去「最臭的地方」,每次要逗留30分鐘至1小時,坦言最初「好想快點走!」
她曾實地視察過大大小小的公眾洗手間、渠房、垃圾站及畜牧養殖場等,去年處理較大的項目則要數醫院病理科。Cathy解釋,病理科經常要處理人體內臟組織、做切片研究,期間會使用大量難聞的福爾馬林及二甲苯,當中含有有機物及可以致癌,而NCCO可癖味及處理污染問題;該技術亦已應用於部分港鐵站的洗手間。
Cathy指出,為處理難聞氣味,不少企業會選擇「開大個冷氣及抽風機」,因在低溫下人的鼻子之靈敏度會降低,但此舉非常「燒錢」,且治標不治本。透過代理商及公司推廣,其公司、信山實業有限公司累積不少工業客,去年開始在Pricerite(實惠家居)上架,一般家用機索價400至4,000元不等。
為何選擇在Pricerite上架?作為科學家的Cathy大談生意經:
如果在電器商店上架,我們只會變成其中一部空氣淨化機。
她發現,普遍人到電器商店選購產品時,其實已有心水,反而在家居用品店上架可帶來驚喜,突出自己︰「有個專門的示範專櫃,另一邊有狗糧味、清潔劑味、天拿水味及煙味,讓他們了解有NCCO系統與沒有系統的分別。」
近年中國受霧霾困擾,Cathy指NCCO可從源頭着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適用於辦公室及工廠。她透露已與部分國內汽車製造商洽談,冀可將NCCO系統內建於汽車內,減少廢氣。
攻讀博士學位時,Cathy又遇到另一位影響她處事態度的恩師。她形容對方是認真講究的人,一幅圖、一個表都可花上一個小時討論,令她對簡報及畫圖都充滿要求。
她笑言,現時不少同事未經訓練,認為「(圖畫)畫得美與醜,都是在畫同一樣東西」,但其實背後涉態度及專業的問題︰「做事過程沒有認真,看的人是會知道的!」她直言,同事很怕她的「電子眼」,因「個字細少少、字型參差不齊,我立刻就可以看到,知道是不是因為Copy & Paste(複製及貼上)!」
【其他熱話】九巴會考9A車長從沒想過移民:既然在這裏不如積極些
【其他熱話】80後夏威夷港媽5000元創業 一切由天然肥皂開始
【其他熱話】曱甴「天敵」壁虎出沒注意 壁虎最愛家居多雜物
【其他熱話】趕走小強攻防戰 曱甴藥鉺擺位學問
【其他熱話】酒精搓手液樣本含甲醇 藥劑師:嚴重可致癌
撰文 : 洪寶瑩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