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領導先走」重現 重官輕民心態難改
數天前,山西一位孕婦在微信發布消息指,她去醫院待產,卻遇上警察封路,稱「要讓領導先過」,結果她迫得在路上等了40分鐘。消息在網絡快速流傳,不少人批評雖然中央已下令領導出行不封路,但某些官員的思維仍是權力至上,積習難改。
領導出行封路 待產孕婦苦等40分鐘
近日,山西平陸的一位孕婦在朋友圈發布的消息被大量轉發,她稱自己去醫院待產,因限行被堵路上,期間她丈夫三次請求放行無果,但警方回答,警方的回答就是:「後面車上坐的都是平陸縣的領導,必須等領導的車隊過去了,你們才能走。」
於是,為了讓領導先過,這位即將生產的孕婦,只好在半路上苦苦熬了將近40分鐘。幸好的是,該孕婦沒有等不及在路上生了。
其後,警方通過微信公號回應稱,由於當地舉辦活動採取限行措施,確實致孕婦被堵,勤務工作存在不足,向當事人致歉。
當年「讓領導先走」 曾釀成慘劇
「讓領導先走」這句話的出處,是90年代的一場悲劇。在1994年新疆克拉依瑪一家戲院發生火災,當時有領導在參觀學生表演,場內有人叫學生、教師坐好,「讓領導先走」。結果,到學生們想走時,大火已封門,釀成200多人死亡。想不到,一些人並沒有吸取教訓,再現「讓領導先走」。
2012年12月4日,新一屆領導班子剛成立不久,就出台了八項規定,其中領導出行不封路不清場,就是重要的一項。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提倡以民為本,改變官員高高在上作風。
然而,某些官員仍唯權力馬首是瞻,在他們的思維習慣裡,為人民服務的的宗旨早已不復存在,為領導服務成了官場潛規則。由此可見,內地官僚主義仍然遍布官場,也反映了改革之難。
撰文 : 高青
欄名 : 宏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