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精算師不甘沉悶 棄過百萬年薪創保險科技平台
▲ Coherent Capital Advisors創辦人顔耀輝(左)和陳鯤宇(右),不甘本港保險行業科技落後,跳出傳統精算師的階梯,創立金融科技初創Coherent Capital Advisors,又開發保險產品比較平台,幫保險經紀完成繁複後勤工作。(程志遠攝)
兩名80後精算師兩年前棄過百萬元年薪,自立門戶,創建金融科技顧問公司,專攻保險業、對沖基金。去年再創立保險產品比較平台,透過AI及機械學習演算法助經紀及客戶分析產品,冀助業界無紙化。
顏耀輝和陳鯤宇在外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任顧問精算師逾10年,陳更曾在紐約替大型保險公司,研發如何將數據分析、信息管理結合人工智能(AI)等新科技。
他指,外國願意投資在研發之上,金融科技愈走愈前,惜回港卻發現「大數據、AI很多人講,但研究應用的人很少」,而本地精算師忙於重複性工作,難以抽時間專注研發、學習新科技,有礙行業長遠發展。
不甘沉悶的二人決定自創一份好工,兩年前創立金融科技顧問公司Coherent Capital Advisors,專門為保險公司、對沖基金等客戶,度身研究新科技應用,惟二人拒絕透露投資金額。
收集15公司 逾百款保險產品資料
團隊去年再開發智能保險產品比較平台Seasonalife,藉科技解決保險經紀的痛點。顏稱,不少保險經紀銷售保險產品時,需花上一個早上登入保險公司系統,逐個產品搜尋和列印,帶着數十頁條款見客。
平台收集15間保險公司逾100款保險產品的資料,包括定期、醫療、危疾保險等。經紀只須帶着平板或手機登入平台,輸入客戶年齡、性別、預期保障額、病房級別,系統會透過AI及機械學習演算法,比較不同公司產品的報價和保障條款。
【延伸閱讀】會計師棄高薪創業開Studio 為小朋友製作個人故事書
他續稱,保險產品條款複雜,平台統一字眼去比較,讓消費者更易知道產品之間的分別。他們冀提高行業的透明度,取代繁瑣的後勤工作,令經紀專心為客戶策劃保險組合。
現時客戶對着於紙張上填寫個人資料,但Seasonalife將過程遊戲化,客戶於遊戲輸入資料,便獲得壽命相關資訊,如已婚男性較長命,離婚者壽命較短。
現時有1家大型保險經紀公司採用平台,並有百多位經紀試用。收費則視乎服務及用戶數量,每名經紀月費介乎過百至過千元。他們亦正研究利用平台培訓經紀,以及為消費者作更深入的建議。
棄百萬年薪 開業1年收支平衡
精算師予人精打細算的印象,二人卻棄過百萬元年薪,毅然辭工走九死一生的創業路。顏認為:
創業不能太理智,過於計算便無人會做,如只是在人生中花12個月無糧一試,其實成本並不是如此難以承擔,年少無知反而是優勢
,故決定趁後生向外闖。
不過,二人始終抱着精算師風險管理的本能,初創業時已確保有客、有收入,開業1年已達收支平衡,其後有盈利才開始拓展規模和業務。不少初創急於融資,他們恰恰相反,陳稱,他們一直有收入,不必靠融資才能做好生意,早前有投資者表達投資意向,他們更提出減少融資金額,免失公司控制權。
無IT背景 自學編程堅持不靠外判
Coherent Capital Advisors現共有18人,大多是精算分析師和計量風險分析師,欠缺IT背景。聯合創辦人之一陳鯤宇稱,雖然部分員工具有IT技能,但始終不是專業,他們遂自學編程,公司至今仍堅持不靠外判,所有科技均由內部一手一腳做出來。
有年輕員工更將學到的IT技能活用於工作和生活上,陳稱,有同事每星期需要花上兩個小時,處理一些繁瑣工作,他們會自發建立輔助工具,用科技自動化完成。
團隊一向用外國企業內部通訊應用平台Slack溝通,由於Slack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同事自行編寫聊天機械人,連接天文台數據,落雨時便會自動提醒同事帶雨傘,或編寫抽籤程式,抽出同事做跑腿買零食。
【其他熱話】80、90後創匿名搵工平台 助年資長「懶人」跳槽
【其他熱話】Cheesecake Factory賣芝士蛋糕 由零到今天210間分店
【其他熱話】22歲港男開威士忌專門店:做生意要講時機【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