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iBanker賣樓裸辭創立Klook 兩年吸金2.8億元
▲ Eric(左)和Ethan(右)二人毅然辭去投行職位,斥資數百萬創立旅遊產品預訂平台Klook,透過與供應商直接洽談,以更優惠的價錢,提供便利的訂購服務予遊客。
不少港人願望有個窩,有份穩定的工作,安安樂樂過生活。王志豪(Eric)卻因一次旅遊經驗,驚覺市面上很少旅遊預訂服務,決定反其道而行,賣掉半山荷李活道的物業,辭去投行分析師一職,由零做起,成立旅遊產品預訂平台Klook,短短兩年,已累計融資達3,650萬美元(約2.85億港元),更計劃在2020年前在主板上市。
大家會如何讀Klook?記者和普遍香港人一樣,讀成K-look,甫見面Eric說,其真正讀法是Klook,而非分開兩字;以英文作母語的Eric就發現香港和台灣的人習慣分開兩個音,而東南亞的國家的人可能較常說英文,較易讀對。在毛里裘斯長大的他,17歲跳級到美國升讀大學,20歲畢業,回流香港加入投行摩根士丹利任分析師,憑自己努力成功上車,可算是「人生勝利組」,有次他相約花旗投行工作的林照圍(Ethan)去尼泊爾旅行,
當時在投行工作,時間較緊逼,訂機票酒店只花了5分鐘,但在計劃行程上花了兩個星期,去格價、找好的供應商等等。
他和Ethan發現市面上很少這種預訂服務,或是個大商機,加上Eric當時已在投行做了6年,看不到繼續做下去會有甚麼突破,所以決心去追夢。
5人團隊 親力親為
為了圓夢,他2014年辭去分析師一職,賣掉半山荷李活道的物業,拿出幾百萬創辦一個旅遊特色活動和門票預訂平台,
家人相當反對,『有個單位在手,在投行工作有百萬年薪,安安樂樂,為甚麼要辭工賣樓去做這件事呢?』,但我想現在不搏的話,難道三四十歲才賣樓去創業?
Eric和Ethan在Linkedin上找到另一個負責技術的人才當共同創辦人,另有兩名員工,在上環海味街租用小小的辦公室起家。Klook從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出發,每個產品都要靠他們五人親自洽談,摸了很多次門釘,
好多合作夥伴不太願意去嘗試新的平台,一開始大的景點都不理會我們,所以我們就主打小型、但特別的體驗。
第一家和Klook合作的是一間西式蛋糕舖,利用「落場時間」教遊客整點心。拋開iBanker的身份,凡事都一手一腳去做,Eric甚至要在人來人往的中環派傳單,幸好見成效,「有一間公司從來未試過將產品放綫上,死都唔肯和我們合作,到後來我們產品開始變多,有次派傳單派到他公司門口,看到我們經常在宣傳,他就主動聯絡我們傾合作。」Klook產品除了特別體驗外,還擴充至樂園門票、車票和Wi-fi蛋等,目的地亦從最初的3個增至現在的80個。
勿忘初衷 親自洽商
傳統旅行社的模式是靠外國的旅行社,去聯絡當地的供應商。Klook的規模愈做愈大,但他們仍然保持初衷,不想流於形式,堅持像第一天開業一樣,直接與供應商洽商,
要一次過開啟所有城市,只需要找Travel agent就可以。我們不想透過中間人,價錢會貴了和服務質素無保證,萬一出了問題,要他們去補償和回應,要透過好多人才可以解決。
一步一腳印,Klook用有限人手開拓一個又一個城市,到現在亞洲已經有8個辦公室,有當地員工去和供應商去試玩和解決問題。
兩年後風水輪流轉,現時已經有許多供應商自己找上門,他們更着重如何篩選供應商和協助他們上綫。例如柬埔寨吳哥窟烹飪班,本來是只有兩三個人教的小生意,沒有一個系統來接待遊客,Klook就會為他們提供一個系統,幫助他們管理。為此,Eric專程向酒店預訂平台Agoda偷師,「其中一個創辦人在香港,他主動找上我們,Agoda在亞洲地位是領先的,他們的連接消費者和酒店或者酒店和公司之間的系統,是相當值得學習。」
產品的種類繁多,由熱門的門票到深度旅遊體驗都有,「視乎去哪遊玩,和去過的次數,例如港人常去的京都,除了和服體驗外,我們也有提供烹飪班。」近來旅遊體驗興起,不少大公司如Airbnb都加入戰場,Eric覺得在亞洲旅遊產品上,Klook比較有優勢,「Airbnb模式和我們有少少不一樣,幾百美元一個人,選擇較少,我們的服務較大眾化。」
未有錢賺 主力擴張
兩個iBanker放棄千萬年薪去創業,創業十個有八個都不成功,但他們卻勇於踏出第一步,頭一年三個創辦人完全沒有支薪,而是將全副身家放在公司。
要試過實行這個idea,才可讓人心服口服。
他有想過,用完起動資金,不成功就罷,創業經驗對日後再創業或就業都相當珍貴。幸運地,在他們還未用完起動資金時,Google Play和Apple App Store將Klook列為全亞洲Best of 2015的App,前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天使投資者吳宵光主動找上他們,融資150萬美元(約1,170萬港元)。
短短兩年,已經在80個目的地提供超過一萬種體驗,在香港、台灣等地已達收支平衡,Eric稱整體公司尚未賺錢,但會以賺到的錢再去補貼新的市場,希望在來年目的地增倍,
比起賺錢,開發速度更重要。
去年有500萬使用人次,單在上月就有300萬瀏覽量,這些數字再次吸引紅杉資本3,000萬美元(2.34億港元)B輪融資。Eric指會利用這筆新資金,鞏固已有市場的市佔率,在亞洲開發新目的地,如北韓等,另增聘一倍技術人員。他認為現時廉航都主要在亞洲,歐美一年頂多去一兩次,亞洲市場仍然很大,以服務韓國、泰國、印尼人出發,網頁會有中英文以外的版本。
全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第490期(收費閲讀)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其他熱話】又跟老店講拜拜!銅鑼灣法式牛扒屋4月結業【有片】
【其他熱話】劉德華講解《拆彈專家》如何搭建紅隧場景【有片】
【其他熱話】日本超人氣厚多士香港開業 每天限售30份【有片】
撰文 : 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