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間動物社企 陪寵物走到最後一刻
人老了,翻風落雨腳痛,可以到復康中心做物理治療減輕痛楚;但動物老了,變得行動不便、滿身病痛的時候,就可能要面對人道毀滅。
Animal SE動物社企創辦人王慧心(Candy)從事獸醫護理17年,因一次飼養經歷,看到市場上完全缺乏寵物復健服務,毅然投資近百萬元成立全港首間動物復健社企,希望幫助年老貓狗的同時,亦可輔助社會弱勢社群。
在香港,人不可以安樂死,但動物可以,這亦帶出了一個相關問題:
動物老了多病痛,就是否等於要人道毀滅?作為主人,又是否清楚寵物的意願?
Candy是一位愛犬之人,自己亦曾養過一隻「美國曲架」叫小島。因為年紀漸老,小島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問題,有人曾勸過Candy帶牠去「打針」,即人道毀滅,但她最後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帶小島四處尋醫,一手一腳照顧牠的健康,直至牠走到生命的盡頭。
這件事除了讓Candy明白到香港獸醫業對寵物復健的不足,亦讓她萌生了創立動物社企的想法--給動物一個頤養天年的地方。
【延伸閱讀】給狗狗一個家 「裝修佬」谷友義務翻新狗舍
尊重生命讓寵物活下去
動物社企於2011年成立,提供多元化服務,上至寵物復健治療,下至醫學美容及託管服務都有。寵物復健主要包括物理治療、水療及電療等,概念跟人類做物理治療一樣,透過各種儀器,如狗仔步行機及健身球等刺激及強化年老寵物的肌肉和筋腱,減輕牠們的痛楚,改善健康,從而降低被人道毀滅的機會,
其實人和動物一樣,老和病並不等於要死,當你看到一些老狗狗仍會為小食和看到主人而興奮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生存未必一定是痛苦的事。
【延伸閱讀】狗醫生出動25年 創辦人:狗狗給人類無條件的愛
Candy承認,坊間有很多人會覺得與其讓貓狗這麼辛苦地活下去,倒不如讓他們痛快地離開。她坦言明白這些人的想法,但自己從事獸醫護理多年,親眼目賭過很多貓狗其實有條件活下去,有時只因為主人不想背負照顧牠們的責任,或者某些獸醫沒有盡力醫治就要求牠們「安樂死」,每每想到這裏,自己就很想盡力讓牠們活下去,
很簡單,一枝針,最平100元,最貴450元,絕對比治好牠們容易得多,但自己做了這行十多年,不忍心再親手包裹牠們的屍體了。
根據香港獸醫管理局資料顯示,本港寵物人口達41萬隻,但全港卻只有約141間獸醫診所,700名執業獸醫,而持有寵物復健牌照的專業人士,全港更僅得4位(包括Candy)。在這個完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寵物復健本應是非常渴市的行業,但Candy指,動物社企的生意近年愈來愈差,診所今年的收入已較開業同期下跌近7%,
我們接收的動物很多都已經踏入生命末段,根本不可能有長時間照顧他們的機會。而且動物權益在香港放得太低,變相我們以前的寵物會員離世後,收入就容易變得無以為繼。
騁請弱勢社群助人自助
除了寵物文化外,Candy坦言收費亦是一大障礙,
很多人認為社企一定要比商業的寵物店收更少錢,但其實診所一直沒辦法得到政府及賽馬會的資助,我們只是因為多了一重社會責任而叫社企,但營運方式與商業機構無異。
她又指,寵物復健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假設診所有6名員工上班,每天最多只能照顧11隻動物,未計燈油火蠟,人工成本已非常高。現時動物社企有約100隻動物會員,年費由300至800元不等,而各種復健治療需要另外收費,視乎貓狗的年齡、體重及健康狀況等而定。
除了幫助年老貓狗外,動物社企亦有聘請社會弱勢社群,而Candy亦會為他們提供再職培訓。
(節錄)
全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第477期(收費閲讀)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其他熱話】30歲未嘗初戀 葉劉淑儀多得家傭介紹入名門
【其他熱話】 80 後港男台灣賣麵線 改良外母配方創16萬營業額
【其他熱話】室內晾衫可致肺炎、氣管炎 濕度颷霉菌狂滋生
撰文 : 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