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二手書店 讓輪椅人士「看世界」
▲ 首間無障礙二手書店的輪值店長:(左起)V仔、阿強、小亮、朱星、啟生。
這個城市是否真的容不下一間二手書店?今年4月,灣仔富德樓、主售二手人文書籍的「實現會社」結業,10月尾,新天星碼頭的「書式生活」也走到終站;但8月中,一家由輪椅朋友當店長的社區二手書店,在黃大仙悄悄開張。
隨着輪椅朋友衝出陋室,二手書店也衝出黃大仙,facebook、instagram宣傳日多,來尋寶的已不再只是街坊與會員了。
這家新書店採用共享經濟模式,從民間收書3,500本,由香港傷健協會免費借出會議室,義工用廢木搭出書架,輪椅朋友可無障礙通行,享受我城素來缺少的閱讀樂趣。
【延伸閲讀】二手書店被毀 店主:地產霸權無法無天?
共享經濟模式 書架度身訂造
負責人、香港傷健協會社工王偉文(王Sir)表示,書店在8月13日開幕,共營運了11日。因為星期一至五要開會,只能在星期六開檔。至今共賣出137本書,做了2,762元生意,看似很小數目,沒賺多少錢,
但他們最想賺到的,是輪椅朋友能透過閱讀,超越身體限制,與世界有個交流。
書店名為「開懷書店」,出自腦麻痺朋友阿強的主意,他說「開」代表開心,「懷」代表懷念與懷舊,就像他從小到大最鍾情的《老夫子》系列。
開懷書店書種很廣泛,有歷史書,也有漫畫書,有食譜書,也有講Six Sigma,講領袖學的商管書,林林總總,定價多為2、3折。
輪值店長歐陽啟生說,中三開始迷上金庸,高中到處去打書釘看《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但普通書局沒有幾多間他可以入到。
商務、大眾算可以,但高處的書他拿不到,職員又很忙,看得久又怕輪椅阻路,遠不及在這裏自在。他試過電話看e-book,但做手機Apps客戶服務,已經要日日對住屏幕10多小時,放工還是看書實際。
陳朱星兩歲時意外截去右前臂,鑽書局對他叫做沒難度,不過,他卻嫌城市中能找個可以安安靜靜看書的地方都沒有,公共圖書館太嘈吵,屈在房間看書又太侷促,所以平日最愛在車廂閱讀。最愛去的是7月書展,因為買書有折扣,買十多二十本,就夠他看1年。
【延伸閲讀】讓失明人士「看得見」 80 後設計師的無障礙銀包
輪值店長勤奮 心靈收穫豐富
小亮,先天脊椎受損,要靠輪椅助行,他愛上書,是因為小時以醫院為家,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流動圖書車到訪,可以借到《衛斯理》,和解謎成分高的書種。不當店長的日子,他也會代表再生勇士到學校分享,鼓勵學生積極面對人生。
鄧英偉(V仔)自爆,最愛邊看檔時邊看書。他中學時期愛上天文學,不過礙於腦瘤令行動不便,別說西貢天文公園,他連尖沙咀太空館也未去過。
他曾在開懷書店執到寶,買到《讀者文摘》學文筆,還有趙少寧醫生的《永不放棄》,及已故血友病者子騖96年舊作《海闊天空》,鄧稱子騖分享輸血後感染愛滋的經歷,雖不如意,仍願意繼續付出生命,對他個人寫作及出外做分享很有幫助。
輪值店長的薪酬,可能只是一個飯盒,但收穫的,卻可媲美心靈饗宴。
【其他熱話】萌兔掛飾大熱 你在輕撫血腥真兔毛
【其他熱話】6A尖子為興趣棄律師路
【其他熱話】手霜含防腐劑 可令皮膚愈搽愈痕
撰文 : 梁穎勤 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