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 VS 文科 起薪點可以差幾遠?
不同學科畢業,起薪點差幾多?教資會近日公布最新2014/15年度畢業生就業統計情況,8大全日制學士畢業生中,仍然以醫科、牙科和護理科的平均年薪最高,達39.9萬元,比上個年度增加了2萬元;除開12個月計算,即月薪為約33,250元。其年薪與最低的文科和人文科學科相比,足足相差23萬元。
TOPick 以平均年薪除12個月計算不同學科的月薪,除了上述提及最高人工的醫科外,排第2的是教育科,平均年薪26.6萬元(每月22,167元),比13/14年度增加了1.3萬;而最低的是文科和人文科學科,年薪僅得16.9萬元(每月14,083元),不過亦比上一年度平均年薪增加了4000元。
教資會的資料由資助院校於每年12月進行的畢業生就業統計調查所搜集,平均年薪包括佣金及其他現金津貼,而學士學位課程的平均年薪為21萬元,約1.75萬元。
商科和管理科年薪首度突破20萬
過去10年的數據顯示,醫科、牙科和護理科的平均年薪一直最高,而教育科僅次,兩者於06/07年起的平均年薪分別維持在30萬元以上及20萬元以上。
工程科和科技科則排第3,自13/14年度起其平均年薪就已超越20萬元,最新統計年薪高達21.3萬。另外,最新統計中商科及管理科的年薪達20.5萬,成為第4個年薪逾廿萬的學科。
科大「神科」起薪平均4萬元
雖然近年商科和管理科的年薪不及工程科和科技科,但商管「神科」仍有出路。
TOPick 曾報道,科大環球商業管理課程(GBUS)2015年的畢業生平均起薪點達4萬元,當中更有7%畢業生加入創業大軍,反而從事金融或銀行的人只有4成,比過去跌約10個百分點。
科大環球商業管理課程主任劉夢琳指,5年前近半畢業生都會選擇傳統的投資銀行、金融界,但現時GBUS課程約170名學生當中,約10人已籌備創業,範疇包括教育及藝術。
就讀GBUS課程4年級、來自台灣的江則希,2014年與香港夥伴看準商機,開發問功課App「Snapask」,現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三地擁有8.5萬個用戶,去年底開始收費,3個月內營業額達100萬元;業務急速發展下,他更獲選為福布斯2016年亞洲30歲以下初創企業創辦人。
不過劉夢琳認為,學生不能盲目開公司,除了考慮個人能力及興趣,必須顧及市場需求,校方亦會聯繫有創業經驗的人士支援學生。
要入讀GBUS課程,劉夢琳表示,收生要求除了成績,亦要視乎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及待人態度;科大商學院新任院長譚嘉因表示,GBUS課程要求學生出國,將會推動學生與其他學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