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工配對App 面試有片有真相
▲ Kelvin(左)和Mary(右)指,「職神」的賣點是其視像面試功能,節省僱主揀蟀時間,「平時僱主要花時間打電話約人見工,若應徵者不合眼緣,出於公司形象和尊重也至少要傾5至10分鐘。事先觀看視像就可省下這些時間。」(黃建輝攝)
兼職、臨時工的招聘平台愈開愈多,其中80後張譯之(Mary)和羅嘉文(Kelvin)創立的手機應用程式「職神」,剛奪得「2016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佳流動應用程式獎(企業方案)銅獎,主打中高檔臨時工種及僱主,上面有超過3,000個空缺post,更提供視像面試片段讓僱主揀蟀,避免所請非人。二人更指,透過「職神」搵工的成功配對率達8成,而臨時工「no show」比率只有5%左右。
以往不少臨時工種如建築、展覽、餐飲等,均倚靠領班找人工作,
(請臨時工的)僱主也會頭痛,可能找了10個promoters,但最終只得5人出現。
至於展覽、品牌推廣活動等,品牌或主辦單位亦想個個工作人員都企企理理甚至是俊男美女,
但有時真人跟想像或照片有很大出入。此外,對求職者而言,領班又經常扣糧或只揀熟人。
Mary指出,大牌子對推廣大使等臨時工的語文能力有較高要求,工資亦較高,
當出面的臨時工平均時薪介乎38至45元,職神上的空缺時薪一般有80元,也不乏200至300元(時薪)的。
故吸引不少語文程度有一定水平的一群,逾4萬名的註冊求職用戶當中,大學生就佔了4至5成,
他們多是想賺錢去畢業旅行或多儲工作經驗。另有一些在職人士平時星期一至五返文職,星期六日就做些多郁動的兼職,順便賺外快。
更時有巴士車長等應徵臨時工,Mary表示,這群人較年長而且表現成熟,故亦有一定市場,加上較常在平日休假,適合平日開工。
「職神」使用方法: |
求職者 |
●填寫個人資料登記; ●於所選擇的視像面試時間登入至「職神」,由Mary親自進行視像面試。視像會儲存,供潛在僱主參考; ●隨時瀏覽不同臨時工空缺,見到心儀空缺可即時按鍵申請,等候回覆。 |
僱主 |
●註冊帳戶後即可刊登招聘廣告; ●有人應徵,即可翻查該應徵者過去透過「職神」受僱的記錄、其他僱主評分等; ●觀看應徵者的視像面試片段,「視像可以讓僱主真正看到應徵者的儀態、笑容和兩文三語能力,可省去打電話約人和面試時間;」 ●最後在平台上確認或拒絕申請 |
撰文 : 陳子健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