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勝上位之道:任何時候都要醒目切勿恐慌

商業 18:26 2016/03/24

分享:

分享:

縱橫銀行界36年的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經歷本港多次金融危機,化解之道在於保持醒目、處變不驚;他寄語欲投身銀行業的學生,要少篤手機,多閱國際報章。

王冬勝日前赴港大出席論壇,與現場一眾年輕的港大商學院學生,分享其銀行家經歷。他回憶20多歲時,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修畢計算機科學學士及碩士,原打算回流香港工作,與父母、教授傾談過後,再修讀市場及財務學的工商管理碩士,造就他精通電腦和商業。

請客吃喝 化解擠提危機

他其後回港,1980年碰巧當時的萬國寶通銀行正尋找既懂電腦、又有商業背景的人才,機緣巧合下,他便加入了銀行界。

從81股災、97金融風暴,至08金融海嘯,王冬勝經歷銀行業多次大起大落,被問到如何應對危機,「這些問題不是我引起的!」惹來哄堂大笑,更以91年時任職的銀行出現擠提為例,當時雖然有不少客戶要取回存款,同事們處變不驚,只視當天為有大量交易的平常日子。

為處理銀行外的長長人龍,王冬勝當時決定安排街上排隊的客人轉到有冷氣的室內地方,並送上食物和飲品。當街上的人再看不見嚇人的提款人龍,羊群效應下人們不再聚集提錢,成功化解擠提危機。

他直言永不知道危機何時到來,人們無法準備,

任何時候都要醒目,留意事態發展,最重要切勿恐慌。

當他希望聆聽他人的意見,會與來自不同行業或國家的人溝通,甚至打電話予自己的顧客、學者或政府人士,以了解市場最新情況和人們的看法。

管理哲學 「我願去改變」

坐上「大班」之位,王冬勝自有一套營運和管理哲學:

一,我希望最優秀的人才為我工作;二,盡可能追求最大的市場佔有率;第三點最重要,我願意去改變。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要吸引最頂級人才,他認為先要反問自己是否具備成為領袖的特質,並

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們(人才)可從你身上學習,看見你的領導能力,自會願意追隨你。

本港每年不少畢業生投身銀行業,王寄語生力軍應裝備好自己,除了良好語言能力、衣着姿勢要端正外,他特別提醒年輕人少滑手機,多閱國際報章培養國際觀。他於餐廳吃飯時,留意到年輕人即使約會也只顧低頭玩手機,擔心年輕人喪失與人面對面溝通的能力。

他留意到,當他望着學生、問他們問題,不少學生會避開其視綫,對着地下說話,

如果沒有眼神接觸,我不會信任你們,因我無法判斷你是否真誠。

王又詢問現場有多少人每天閱讀國際報章,只有數人舉手,他稱面試時會考國際時事,例如中東開戰或美元貶值,求職者需要有邏輯地分析事件對環球以至本港經濟的影響,假如應徵者平日少閱讀國際報章,難以培育國際觀。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標題經編輯修改,原題為「王冬勝:應對危機 要醒勿慌 盼投身銀行界學生 少玩手機多閱報」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